【内容】
三岛由纪夫重要代表作,发表于1956年,长篇小说。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
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于是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他要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颓废”的美,构筑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总之,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
【作者】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作家。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一个官僚家庭。1949年发表长篇小说《假面自白》,确立作家地位。1970年11月25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卷《天人五衰》后自裁。一生共创作40部中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及18部剧本。代表作品有《虚假的告白》、《潮骚》、《春雪》、《志贺寺上人之恋》、《金阁寺》等。
其前期作品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作品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
【文摘】
我无意仰仗社会会支持我的思想,也无意将社会上容易被人理解的框框套在自己的思想上。正如我一再说过的那样:不被理解才是我存在的理由。
任何事情,从结尾的角度来看,都是可以宽恕的。如果可以把从结尾来观察事物的目光变成自己现在的目光,而且亲手裁判这种结尾,那么,人就是自由的,才能实现同现实和解的愿望。
不被人理解已经成为我唯一的自豪。所以,那种欲使外界理解我的表现的冲动也不能光顾于我。我觉得命运不赋予我任何能醒人耳目的东西,孤独愈发膨胀,简直就像一头猪。
【书评】金阁为什么必须美 / 作者: 亚比煞
"金阁啊!倘使你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美,那么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美,为什么必须美?"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无端的,我总是在脑海空白的缝隙里,想起三岛小说中的那个羸弱、丑陋、结巴的少年。
他的世界是极端的,与世隔绝的。因为这种疯狂的孤独和激情,他固执的迷恋上了金阁的美。无数个时辰,他长久的凝望着金阁,眼睛几乎被晚夏的烈日灼伤。这个影像如此的暴烈灿烂,以至于我每每想起这一幕,都觉得眼前一片雪白的化不开的倾城日光,金阁那非凡的光芒从此在我的意识里,打上了灿烂燃烧的印记。
他无比固执的相信,金阁有着不属于白天的一面,它的表象仅仅是一种伪装。它的美隐藏在不为人知的深夜或人们目所不能及的瞬间,那种美神秘、浩大,带着无穷的忧伤和魔力,深深的迷住了这个内心黑暗的少年。
金阁为什么这样美?为什么必须美?
这句话是疑问,也是解惑。三岛很清楚,金阁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必须这样的美。它其实并不美的实质,三岛比谁都清楚,可是他必须要它美。他在幻梦与现实中清醒的挣扎着。
他固执的相信它有着无与伦比的不属于世间的美
因为只有它是这样的美
才能够拯救他的绝望
才能够承载他的绝望
才能够照亮他的绝望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个必须美的东西。它倾注了我们对于终极状态的种种幻象和期望。但它属于世间的这一面,通常是极其平庸的。在我们精神的那个世界里,它陷在浓黑的夜色中,散发着微茫的希望之光。它是行进在黑暗的时间之海中的船,泅渡我们肉身之外的最华美的想象,最终到达彼岸。
这个必须美的东西,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以某一个人的形象出现的。至于为什么通常是人,也许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具有某种可以沟通的可能。

这种对美的渴求,我们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爱。这个被爱的对象身上或许具有一点和别人不同的特质。于是我们就会敏感的抓住这种特质,无限的扩大,无限的幻想。
就像少年对于金阁那种疯狂的想象和沉迷,这个人在我们的想象中变得越来越具有一种难言的美。
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遇到被爱对象的实体,因为落差感,有时会生出一种被美所背叛的痛苦,短暂的现实痛苦之后,又不得不让他必须美下去的,如是往返不休,直至疲惫,清醒,消亡...
所以有些人,对这种美与爱,尽管无比渴望,但选择的态度常常是回避和否认的。因为潜意识里深知,它遭遇现实之后,便无法逃脱必然消失的命运。只有在那个精神的世界里,那个浓黑的时间之海中,它才能永恒的泅渡,永恒的闪耀着微茫的金色光芒,搭救起我们心中那深不见底,无以言喻的孤独。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金阁寺,它是我们在这无味的绝望的世间,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只要我们还仍然在爱,那么金阁寺就永远存在,它就是我们心中明知不可能,又极度盼望、无法放弃的,渴望被拯救的一丝生的信念。
故事中的少年,最后一把火烧掉了金阁寺。这一举动其实也象征着三岛和肉身世界的彻底决裂。他彻底清醒了,彻底面对自己,承认了这一切虚无的本质,不再寄希望于任何世间之物,狠狠的把自己的世界分割开来。这是种毁灭,也是种成全。
杀意和慈悲往往就是同一样东西。
金阁为什么必须美?
是因为寂寞的漆黑?
还是因为希翼的温暖?
三岛最终决绝的任他的金阁沉入时间的深海
而茫茫众生的金阁寺,仍漂浮在这无边无尽黑暗的虚无中
或明或暗交相辉映
继续构建着令人惊叹、永难触碰的海市蜃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