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什么转世
项羽,字羽,下相人,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孙子,还是双瞳者,被人称为西楚霸王。宠妾是虞姬,坐骑是乌雅马,兵器是虎头盘龙戟,铠甲是乌金甲。大泽乡起义没多长时间,项羽便在江东崛起,三年内打遍天下无敌手,带兵入关中,灭暴秦,册封十八路诸侯。
项羽剧照
自从出道以来项羽打出来赫赫战绩,有雄霸天下的巨鹿之战,有以弱胜多的彭城之战,还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垓下之战。可以说项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因为项羽太厉害,所向披靡,所以不少人开始猜测项羽是什么转世?有人说项羽是舜的转世,因为舜也是双瞳子。
舜帝原名姚重华,三皇五帝之一,名重华,字都君,出生在姚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濮阳。舜帝为四部落联盟首领,因为尧帝的“禅让”从而称帝于天下,舜帝的国号是“有虞”所以是“有虞氏帝舜”。
听别人说舜的家庭比较寒酸,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是一直都是庶人,一直都在社会底层生活。据说舜在20岁的时候开始出名,而且是以孝顺而闻明的,因为舜可以对虐待、伤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顺,所以在年轻的时候被别人称赞。过了一段时间尧帝向四方诸侯之长询问禅让人选的时候,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从而来考验舜的品行和作风,舜并没有让尧帝失望把家庭中的关系处理的很好,而且各个方面都是很拔尖的。故此禅让给了舜。
总之因为项羽和舜帝都是重瞳者,所以人们猜测项羽是舜的转世。
项羽外号
项羽是秦朝末年的一代霸主,堪称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更是一位志向远大的人物,少年时代就预言秦始皇是可以被取而代之的,后来项羽率兵造反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实现了自己的预言,因为项羽是楚国的贵族,后来自己的封地在西楚一带,并且霸气外露,所以项羽外号为西楚霸王。下面详细的解释一下项羽外号的来历。
项羽画像

项羽出身于楚国的贵族,楚国被秦始皇灭掉之后,楚国王室也流落民间,项羽举兵造反之后立楚国王室的后裔为王,并且尊称为“义帝”,后来项羽灭掉了秦王朝,这个时候的项羽既是灭亡秦朝的统帅,也是楚国义帝的部下,秦朝灭亡之后项羽主持了分封藩王,一共分封了十八位藩王,其中刘邦被封为了汉王,项羽自己自封为楚王,都城在彭城,因为彭城在传统的地理观念中属于西楚,所以历史上将项羽称为西楚王。
因为项羽不仅仅是一位西楚王,而且是一位称霸一时的领袖人物,所以项羽成为了当时类似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最具实力的诸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称为霸主,因此项羽自然也是称雄一时的霸主,而且项羽本身来说是一个具有霸气的人物,堪称是霸气外露,因此人们都称其为“西楚霸王”,而项羽自己也觉得这个称号实在是一个美称,因此也不反对,从此之后项羽外号就是“西楚霸王”了,这个称呼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在运用,可见这一称号对于项羽来说实在是实至名归的一个外号。
鸿门宴项羽性格
鸿门宴无疑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盘大棋。通过这顿杀机四伏的饭局,楚汉双方核心领导层实现了第一次正面照会和无声的较量,为日后的逐鹿天下完成了一场精彩的预演。鸿门宴最终以项羽的错失良机,刘邦的全身而退告终,军事范增见此情景,不禁仰天长叹曰“竖子不足与谋”。剧情发展至此,鸿门宴项羽性格也因此而暴露无遗。
鸿门宴图
令范增气愤失态至此的鸿门宴项羽性格究竟为何?具体来说有三点。
一为刚愎自用。在范增授意项庄刺杀刘邦之际,屡次暗示项羽,他却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视而不见。在项羽这个自负光明磊落的英雄眼中,似乎还不屑于用这种暗箭伤人的下作手段除掉政治对手,却不知,因为他的刚愎自用,全然辜负了亚父的一番苦心,也忘记了“纵虎归山后患无穷”的古训。
二是养奸贻患。都说项羽任人唯亲,致使手下终将都无法全心全意为其效力,作为军队的核心领导,项羽的这一性格特点无疑是自掘坟墓的主要因素。只因项伯是他叔叔,连出卖情报、挺身掩护政敌这种性质的错误都可以不加责罚,也难怪范增看在眼里会气得一口老血噎在胸腔,破口骂出那句怒其不争的话来。
三是感情用事。对于持盾闯入的刘邦的参乘樊哙,项羽颇有英雄惜英雄的赏识之意,因此才会命左右侍从又赐予美酒又赏猪腿。然而欣赏归欣赏,这樊哙毕竟是敌方阵营的人物,此番闯入亦是为了护主而来。可惜项羽只顾沉浸在自己无聊的情感当中,完全不知审时度势,足见鸿门宴项羽性格中狭隘的一面。
项羽射中刘邦
项羽射中刘邦发生在鸿沟合议之前,当时刘邦采用了离间计离间了项羽和范增,使得项羽相信范增对自己有二心,气愤至极的范增离开了项羽,在回家乡的途中去世了。项羽从此失去了唯一的谋士,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正是因此,项羽步步落入刘邦的谋臣张良的算计之中,最终失去了天下,下面讲一下项羽射中刘邦的故事。
项羽画像
范增离开项羽之后,项羽取得了荥阳战役的胜利,成功的打败了刘邦,使得刘邦四处逃窜,最后刘邦进入了成皋,后来项羽再次攻打成皋,刘邦于是再次逃亡到了巩县,之后派重兵把守,使得项羽无法前进了,这个时候,彭越渡河攻击东阿,项羽的大将薛公兵败身死,项羽于是亲自率军来到东阿攻打彭越,彭越当然不敌项羽,于是败走,但项羽离开之后成皋却被刘邦趁机夺下。项羽像是一个救火队员一样回军与刘邦在广武对峙,相持了几个月。项羽前去挑战,但是刘邦坚守不出,这个时候的项羽粮草已经供给不畅,而刘邦却是兵精粮足,但是就是不出战,项羽非常的着急。
项羽要刘邦出来单挑,刘邦不肯,项羽派壮士挑战,却被刘邦的守城大将射杀。项羽大怒,再次披挂上阵前去挑战刘邦,刘邦听说之后,出来和项羽对话,项羽要求刘邦挑战出城战斗,刘邦不理睬,于是项羽射中刘邦的胸部,刘邦退入成皋。但是刘邦的伤情并不严重,休养过后仍然是神气活现的继续与项羽为敌,最终在垓下打败了项羽,项羽最终自刎与乌江边上。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是这样的: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是说项羽只有匹夫之勇。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这是说项羽的仁慈只是妇人之仁。
项羽剧照
把这段话用来作为对项羽这终其一生的评价是不怎么妥当的,但是要是考虑到韩信的立场再来看这句话,那就没毛病了。韩信和项羽是什么关系?他们俩是敌对关系,他不能像研究历史的专家一样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西楚霸王。因为他们是敌对关系,所以韩信就要找项羽的弱点,去研究项羽的弱点,从而好战胜他。
当韩信拜到刘邦旗下的时候,刘邦问韩信是怎么看项羽的?韩信说:项王一声怒吼可以吓的千人腿软,但是项王不敢任用贤将,这样只能算是匹夫之勇。项王待人又有礼貌,说话温和,别人有病了,他也跟着难过,还能把自己的东西给他们吃。但是等到给自己的将士封官加爵的时候有异常的小气,这就属于妇人之仁。
但凡项羽军路过的地方都是惨不忍睹,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致使天下人全都怨恨他,而百姓们都是屈服在他的淫威下。虽然是天下的领袖,但是已经得不到民心了,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不久后项羽已经开始向衰弱发展了。
这就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一语道出了项羽的所有的优点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