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节日 西方节日 西方节日探索

西方节日探索 西方节日/纪念日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借以寄托文化情感的载体。尽管活动的主题有所不同,(如:以追念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题;以祭祀神灵、纪念祖先为主题;以宗教信仰、驱邪避灾、除恶扬善为主题;以祈求天佑农业丰收,国泰民安为主题;以影视歌舞、娱乐社交活动为主题……),但它们都是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一、渴望幸福、自由,珍视亲情、友情是亘古以来人们的不懈追求。它们被人们淋漓尽致地在节日中反映出来。这充分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它具有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例如,“情人节”是情人的节日。其来历有多种。说法之一是:公元3世纪,古罗马的战事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强迫大批男人奔赴战场。丈夫们不愿抛妻离子,小伙子们难与情人分开,人们怨声载道。克劳多斯恼羞成怒,他不准有情人举行婚礼,甚至命令订了婚的青年解除婚约并开赴前线。罗马人崇敬的修士瓦伦丁对暴君的行为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庙的祭坛前为他俩悄悄地举行了婚礼。

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克劳多斯闻知此事后,将瓦伦丁投入地牢并将他折磨至死。朋友们把瓦伦丁安葬在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为了纪念他,人们便将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母亲节”源于古代人对众神母亲的朝颂。现代的母亲节是为了表达

对母亲们的敬意。英国的母亲节时间在每年复合节前的第四个星期日。美国把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其他很多国家,如加拿大、墨西哥、丹麦、芬兰、比利时等等,甚至在非洲、南美、中国、日本等地也都过“母亲节”。

西方节日 西方节日 西方节日探索

二﹒以宗教信仰为人生目的的各教派教徒,都有自己的节日/ 纪念日。透过其来历,特别是在圣经与圣经文学的英语学习中常见到的基督教与犹太教,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该教派的基本教义。《圣经》主要是一份为解释基督教及犹太教上帝的本质和道德职责而写的神学文献,同时它也是一本历史地理书。了解《圣经》,对理解宗教节日是大有裨益的。例如,“万圣节”,又称“鬼节”,是西方历史悠久的节日之一。据说,早在公元前,住在英伦三岛、爱尔兰、法国一带的凯尔特人每逢10月31日都要举行活动,并点燃旷野的篝火以招来善鬼,驱走恶魔。这是“鬼节”的最早形式。后来,“鬼节”又与基督教相结合,成为圣徒们的传统节日,并改称为“万圣节”。以后,这一节日逐渐从欧洲传入北美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万圣节”在美国是仅次于“圣诞节”和“感恩节”的第三大节日。

“狂欢节” 又称“嘉年华会”、“谢肉节”、“忏悔节”。它源于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的牧神节、神牛节、酒神节,中世纪时渐渐被罗马天主教所接受,成为基督教的节日,现在广泛流传于欧美和大洋洲地区。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四月斋”)。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食肉,而要进行反省、忏悔,以纪念曾在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

地欢乐,故称“狂欢节”。

三﹒在西方节日中,不乏怀念英雄,渴望和平,捍卫主权,尽显民族气节的节日。在给人以丰富知识的同时,又令人肃然起敬,难忘这些节日。例如,“哥伦布纪念日” 又称“发现日”。这是为纪念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发现了美洲大陆而设立的。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美洲大部分国家和西班牙、意大利部分城市都要举行活动,纪念美洲大陆发现者哥伦布。

“世界语创立日”(Birthday of Esperanto) 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于1887年7月26日出版了《世界语第一书》。为纪念这位世界语的伟大发明者,人们把7月26日作为“世界语创立日”。

四﹒ 尽显茶文化、酒文化、食文化、植物文化以及体育盛事的优势是西方节日的又一个亮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活着就要快乐地生活。西方人的乐观、开朗、幽默,热爱生活、善于生活而又富于冒险精神的性格,在下面这些争奇斗艳,千姿百态的节日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慕尼黑文化啤酒节” 又称“慕尼黑十月节”,“啤酒节”。慕尼黑啤酒闻名于世,慕尼黑因此而被誉为“啤酒之都”。早在1810年10月,德国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王子举行婚礼,人们开怀畅饮以示庆贺。从此每年10月的饮酒狂欢就成为德国慕尼黑传统的民间盛会。

“西班牙的西红柿节”(Tomato Festival in Spain) 每年8月29日在西班牙布尼奥尔市“开战”。这天的主要庆祝活动就是人们互相投掷西红柿取乐。西红柿节在该市已有50多年的历史。据说,当年因为举行

一次大型会餐活动,做沙拉用的西红柿剩下很多,厨师们互相埋怨,最后导致了一场西红柿大战。1990年的西红柿节,有13万人参加了“西红柿大战”,共扔掉了62吨西红柿。参加者个个弄得浑身上下都是西红柿浆,大街小巷尽是摔烂的西红柿,一片狼籍。

五﹒为继承和弘扬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化,更多地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促进各民族和地区间的了解与往来,电影、电视、戏剧、音乐、绘画、杂技、诗歌、歌咏等艺术节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令人目不暇接的节日。它们给人们以高境界的熏陶与享受。这些节日覆盖面广,这里仅从西方电影节这一斑,就可窥见艺术节的丰富多彩、浩瀚精深。例如,“国际电影广告节”,“国际动物电影节”,“国际农业电影节”,“国际医学电影节”,“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国际新电影电视片节”,“国际喜剧电影节”,“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国际聋哑人电影节”,“国际心理影片电影节”,等等,真正是不胜枚举。

西方节日/纪念日的名目与形式及其内涵和外延正如中华民族的节日庆典一样广博精深。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千百年来社会变迁最急剧的时代,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转型和心理变革来加以促进和保证。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就更应该在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现代节日精华的同时,尽可能地了解西方节日蕴含的文化信息以及它们折射出的社会风貌、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甚至人生观、价值观,让中、外的优秀的理性文化、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成果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能感受到理想的精神家园,这同时也将大大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7951/545583489645.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复活节?在西方复活节都有哪些习俗?

什么是复活节?在西方复活节都有哪些习俗?——简介复活节又快要到了,它是西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复活节那天西方人都有哪些习俗呢?又会举办什么活动呢?让小编带你一起去体验一下西方的重大节日复活节吧!什么是复活节?在西方复活节都

万圣节前夜是什么时候几号-10月31日|节日大全 万圣节前夜2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夜,同时今天也是世界勤俭日。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Halloween),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榶果。节日主要流行于英语界,如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关于 万圣节前夜古时候人们

2月13日西方“偷情节”的来源和趣闻 三国志13 西方人物

·2月13日西方偷情节成为了平时难得一见的一道让人炫目的风景线。每逢2月13日,便是西方人的偷情节(Valenswine''sDay)。这个节日属于蓝色蒂芙尼珠宝箱和女性内衣。在西方,2月14日是情人节,但一些人会在这一天提前过情人节。他们约会的

深冬花园等节日的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英语介绍

深冬花园等节日的介绍 张俐 2013年12月8日 昨天我在微博上说到我去幼儿园帮助准备圣·尼古拉斯日的活动,有朋友问这是什么节日,后来又看到一些幼儿园正在准备深冬花园的活动,这些看上去都是和圣诞节有些关系的节日活动,我们作为中国

声明:《西方节日 西方节日 西方节日探索》为网友就算世界无童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