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体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通引起的,脊背作为气血循行的主干道,最害怕淤积。只有脊背这个枢纽通了,气血运行通畅了,才能带走淤积,滋养全身,祛除疾病。所以,背部拔罐能治疗防御很多疾病。
脊背是督脉循行的部位,为什么叫“督脉”呢?督脉就是总管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
拔上一罐,病去一半!为什么要在背部拔罐?
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而且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肾主水,膀胱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
拔上一罐,病去一半!为什么要在背部拔罐?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如果经常在外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较熟悉,按摩师给您拔罐、按摩选择最多的部位就是后背。这里限于篇幅,人体一共有12正经、任督二脉而奇经八脉,想查阅经络循行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仰望岐黄”查阅。在后背拔满了罐,或者在后背按摩、刮痧、捏脊、踩背。
膀胱经在后背上有许多俞穴:肺俞、胃俞、脾俞、肝俞、胆俞、心俞、厥阴俞、肾俞等,俞穴各自通着各家的脏腑,您可以猜到这意味着什么意思了么?
膀胱经掌管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也是身体抵御外界风寒的重要屏障,若这条经络通畅,外寒难以侵入,内毒及时排出,身体何患之有?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通膀胱经。
怎么打通膀胱经和督脉呢?最简单,最实用,效果最好的就是拔罐了!老百姓都可以在家操作!
民间老话说:拔上一罐,病去一半!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
比如筋骨疼,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负压作用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加速代谢,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拔上一罐,病去一半!为什么要在背部拔罐?
拔罐后颜色:
紫黑色:供血不足积寒
紫色伴黑斑:气血不畅
紫点并块状:风湿
鲜红局部发热:阳热实症、热毒炽盛
暗:血粘、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皮肤痒:风邪湿症
水泡肿潮湿:寒湿
罐中水珠:寒湿重
紫暗红:阴寒血郁
潮淡红:虚
局部很快恢复:正常
如果拔罐处气滞血瘀非常厉害,光普通的拔罐是不能把这些有形瘀滞排除体外的,往往用药扎针效果都不会太好,比如有的腰椎、腿部、肩井等疾病,可能需要先刺血、再拔罐,将有形瘀滞之物先去除再行调理,不过限于篇幅和图片限制,这里就不放了,比较适合懂点中医的朋友操作,可以关注公众号“仰望岐黄”查阅刺血拔罐、颈椎病;而且拔罐、刮痧等外治法还有个必做的准备步骤,就是开痧门解千斤,操作不难,原理比较复杂,不要忘了操作,不然效果大减,公众号里也有,限于篇幅请自行查阅,另外,即使普通拔罐,一般时间也不要太长,控制在15-20分钟即可,太久可能会出现水泡,万一破损,影响皮肤和美观,水泡破裂也比较痛苦。可以每天坚持拔拔、艾灸艾灸、控制好时间比较好。
展开剩余(11%)
分享到 微信朋友圈 微信好友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