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男人往往都认为女人是弱者,认为自己可以主宰女人的命运,却不知大多数男人的命运其实是捏在女人手里的。
杨贵妃(719年-756年)
本名杨玉环,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称“羞花”。陕西华阴人,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白居易形容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但是否极泰来,惨死马嵬坡也怕是她应付出的代价吧?!只是为何李隆基独爱她一人?其实这与玄宗幼年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从小缺少母爱的他,其实一直由姑姑太平公主抚养长大,但是宫廷里的血雨腥风和登基后的呼风唤雨让他早早便悟懂了人生,所以,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皇帝,还是一位音乐家。这与杨玉环这样的舞蹈家在一起简直就是知音绝配啊!但是,万万没想到,大唐盛世就因为你俩的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就此陡转直下走向衰落,这到底又是谁之错呢?
李师师(1102年-1129年)
北宋末年青楼歌姬,河南省开封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有染,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僧人认为她很像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蕴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后因很多文人雅士流连忘返,一时间李师师成为京城名妓。徽钦二帝被掳后下落不明。
李师师若基于名妓而言,或许与梁红玉、柳如是、董小宛等辈并无太多区别,但是若是把她和明末陈圆圆联系起来一起审视的话,可算都是改写了历史。因为宋徽宗爱上了她,后者则是冲冠一怒归降清军。不管是得到的还是得不到的,都是爱美人不爱江山呵!不过,赵佶严格意义上讲不算是个皇帝,他首先是狂热的足球爱好者,然后是音乐家,书法家,他坐上龙椅也纯属偶然。最重要的他还是大宋夜店的董事长。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晚上带着一帮人泡吧。所以,李师师作为一等高级小姐,自然成了官家人,然后,就是北宋灭亡了。当然,宋朝这个历史王朝很多时候很难去评判它,毕竟它是那么的接地气,又同时经常丧权辱国。但靖康之耻,怕是师师一生的糟点了。
孝庄太后(1613年-1688年)
博尔济吉特氏,名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出生于明万历41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尚有争议。至于顺治到底与母后孝庄存在怎样的矛盾以及顺治之死至今也是一个谜。但是,最重要的是她培养了“千古一帝”康熙玄烨,这是有目共睹的。女人的智慧和坚忍在孝庄身上展露无遗,自康熙亲政后,大清开启康乾盛世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清朝无昏君,不得不说,这是自孝庄开始形成的贤明政治的发端。尤其是对扭转当时南北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归于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像慈禧那样垂帘听政,始终处于幕后,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
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1908年11月,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次日去世。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负面则是个人的人格方面,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手法极端残忍。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清晚期的两次改革其实都是慈禧领导发动的,“百日维新”不过是书生意气。慈禧知人善用,她手下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等当时的一大批能人。即便是袁世凯,后来有复辟的逆施,确实还是有本事的人才。尤其可圈可点的是支持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并亲自解除了女人的缠足。只是慈禧的“君主立宪”最终因为生命不济和内忧外患不得不付诸东流。我们很多时候无需打着道德的口号口诛笔伐,若慈禧真的放手让同治,光绪去干,他们未必能安天下。评价历史人物,我们要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局限上去思考,这样才比较客观。历史上从不缺少锐意改革的人,包括慈禧。但是很多时候之所以失败,不是哪一个人独断擅权的问题,而是国人的民族性和社会的层级属性造就。没有铁腕人物,干不成事。有了铁腕,又要去打倒他。所以,几千年轮回不断。可以说是慈禧,自己终结了封建王朝。从此,国家进入崭新的时代。
宋美龄(1897年—-2003年)

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前中华民国第一夫人、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宋美龄会说六国语言,书法家,画家。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是蒋介石得力的外交助手。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
1938年1月出版的《时代》周刊,推选蒋宋为1937年“风云夫妇”。封面中说:他是盐商之子,她是《圣经》推销员之女。在西方没有任何一个妇女像蒋介石夫人在中国那样拥有崇高的地位。她和她的丈夫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跃升为古老的中国人民的道德与实质领袖,这项成就已涵盖了一页伟大的历史篇章。而1943年的《时代》周刊又以宋美龄单独作为封面人物,封面上说:蒋夫人——她和中国懂得何谓坚忍。这是宋美龄人生的巅峰时刻。不得不说,宋美龄不仅改变了蒋介石的命运,也直接改写了中国的近现代史。不过,成也美国,败也美国。总是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人家身上,终究是源自于蒋介石当年,总是将未来押宝在裙带关系上一样,而不似共产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那一场大上海的春梦吧?!
张锋 2016年3月17日写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