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这本书的确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历史可以写的很好看”历史本身是很精彩的,但能把历史写的很好看的人却很少,大多都是学术研究论,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学者,下面就看一看读后感。
历史原来也可以这么读,这是当年明月在写《明朝那些事儿》之前说过的一句话,结果也正因此,我们看到了这本以通俗浅显的手法重写历史,用诙谐的笔调,告诉你历史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经典之作-《明朝那些事儿》。
我原本就喜欢读历史相关的书,这本书也是当时的历史老师在课堂上推荐的,结果是一看之下,爱不释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前段时间暑假的这些天,我真的是做到了茶饭不思,从早上醒来就开始看,中间什么也不做,除了去趟厕所,一直看到晚上12点,整整看了四天,才算看完。
顾名思义,《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明朝几千年的历史,也使我更深刻的了解了明朝的历史。而且有这么一种感觉,一名成功的作者会让你爱上阅读。难怪像二月河,贾平凹这样的作者会被受人推崇,下一步准备读二月河的康熙王朝。当年明月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讲授的历史让读者看来很清晰,他能够很很轻松的就把一件复杂难懂的事情讲的让你一看就懂,而不是那些专家学者常用的长篇大段的理论。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更多的在于这本书能够打动你,或者某些话,某些片段,在那一刻,一瞬间,能够击中你心灵深处,让你产生震撼,我想这才是这本书的生命力之所在。看到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希望与大家共勉:他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他说,是在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每天要给自己一个希望,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其实我是个很讨厌悲剧的人,但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惨绝人寰,惨无人道的悲剧的时候,他用一种沉痛却又轻松地笔调写了出来。每当看到那些情节的时候,我的眼泪总是汹涌而下,就像写杨涟被钉子钉进脑门而死的时候,就像卢象升为了节气、原则率领五千兵马死战数万清兵力竭而死的时候。
从朱重八到崇祯,两百多年的历史,皇帝、文臣武将、太监、宫女皇妃、社会知名人士等等等,当年明月就这么慢慢说,一个一个说,然后我慢慢看,一个一个慢慢看,由刚开始的感情会随着作者的笔触大悲大喜莫大感慨到后来慢慢的宠辱不惊,无论里面的人物经历aIhUaU.COM着什么,我都仅仅在旁边慢慢看他们的经历,因为历史,是我无法改变的,有人说《明朝那些事儿》有点胡说八道,是的,这点我赞成,但是这是一本正儿八经讲历史的书,我肯定看不下去。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掺杂有作者个人的喜好和评价的。看书的过程,仅仅是一个借当年明月的视觉来感受明王朝兴衰起伏的过程。当然,里面的每一次权谋都惊心动魄,每一个英雄都感天动地,每一个坏人都得有道理,好人却好得没有道理。可是他们终究的结局都是:成为历史。

其实,不管是朱祁镇也好朱祁钰也罢,他们同是可怜人而已看“那点事儿”还让我明白了件事情,那就是,自古那些悲剧的忠良之士,所有的结局,大都相同,无不例外,“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真正明白这些道理的,又有几人呢?,有些人的悲剧,其实他们自己也是有责任的。这便是历史的悲哀,更是魅力。
以上就是书籍的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阅读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