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资深媒体人、灭嗨高手、情感专家、民俗爱好者……不知道有多少词可以形容她,却从来无法全面地概况她。
她出版的作品有《爱你就像爱生病》、《那些有伤的年轻人》、《我有一个朋友》、《辣笔,小心》、《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等等等。可以说她是高产作家,但她又可以任性地让自己沉寂几年时光,不再重复之前走过的路。
她的新浪微博有69万粉丝,注册微信公众号三年却只给读者几个字——哈哈哈哈哈哈。日前刚刚开始规律更新,但就在打赏功能开通的头一天,就聚众百人为她打赏……
她就是
庄 雅 婷
以下是置爱对她的一篇有点长的访谈
但你值得看完这16个问题,并且,置爱有福利
事实上,我中间用了两三年时间,给自己一个休息,沉浸于没有目的的瞎玩儿,不想重复之前的写作风格和题材。直到两三个月前,我觉得差不多了。
01 / 16
你几年前就注册了公众号“庄雅婷”,但怎么今年才开始写呢?
“习惯性占坑”这种事,我们天平座最喜欢啦。基本上,我也是博客、饭否、新浪微博的最早用户,手机上新的App也差不多是最新试用者。性格里有特别好奇的一面,总是要试用一下新东西。但一旦明白其中规律,就会立刻找回平常心。
算了,那只是一方面。事实上,我中间用了两三年时间,给自己一个休息,沉浸于没有目的的瞎玩儿,不想重复之前的写作风格和题材。直到两三个月前,我觉得差不多了,需要重新培养每日写作习惯,这才强迫着自己开始写的。
02 / 16
会不会觉得错过了公号潮的最高峰?
事实上,人想赶上所有事情的高潮这件事,基本上是荒谬且不必要的。觉得将自己定位为“弄潮儿”,有些好笑。很害怕退潮之后裸奔在沙滩上。
记得以前哈雷彗星来的时候,好多人都呼喊76年一次、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得见这种事。其实错过了就错过了。什么最高峰、此生最爱、圆满的人生,等等,都不是刻意追赶,就可以赶得上的。你一定要有这种平常心。
“很多事情只有在茫然不觉时发生才有意义”。一旦需要刻意经营,内心里都会觉得有些荒凉。
03 / 16
自打重新开始之后,效率很高,几乎每天都在更新,你希望从这个平台上传达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传达理念这种事,留给振聋发聩的行业精英和意见领袖吧。前面说到,更新公众账号,对我自己来说,首先是持续的写作习惯的重拾。其次,是自己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个记录。我一直有一种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视角,在理念、规律、模型之外,总是相信人性的飘忽和非理性的决定性因素。就好像那句话:“明白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你猜为什么过不好?我总是愿意探讨这其中的细节和非理性的那一部分。
我只是单纯的希望,你看过我写的文字,觉得并不孤单。原来有人曾经和你想的一样,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隐蔽的经历过这些生活中的小虱子,然后依然会热爱玫瑰与星空。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叫‘人生总量平衡’,鸡血也好、踏实也好,对大部分人来说,结果是差不多的。都说勤能补拙,我后来倒是觉得,那些之所以上蹿下跳胡来,也是因为妄图用鸡血来补拙的一种方式。一旦发现那样其实没什么用处,还搞得很辛苦很难看的时候,大家自然就慢慢优雅下来了。
04 / 16
看到你写的几篇,包括《都别乱》、《美好生活从屏蔽泼妇腔开始》,感觉到一种鲜明的态度,三观很正的捍卫一些传统的,优雅的,或者说体面的事物,有人说,现在是个大家都很“激进鸡血和不择手段的想跳出来”的时代,你的主张是不慌张,不跟随,但你觉得这种态度在今天是否还能有说服力?
我不认同大家都很激进和鸡血、不择手段这种描述方式。这只是一个时代的小浪花儿。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到一个足够长的维度来看,你就会发现永远都有人在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任何时候都有这样的存在,即使是我们自己,也都是经历过多少反复的。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关注点。我只是认为,那样……不够聪明。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叫“人生总量平衡“,特别天平座、特别唯心。我认为,鸡血也好、踏实也好,对大部分人来说,结果是差不多的。都说勤能补拙,我后来倒是觉得,那些之所以上蹿下跳胡来,也是因为妄图用鸡血来补拙的一种方式。一旦发现那样其实没什么用处,还搞得很辛苦很难看的时候,大家自然就慢慢优雅下来了。王朔当年就说过:你以为跳脱衣舞光不要脸就行啊?一个劈叉你真得能劈下去啊。
05 / 16
你怎么形容90后的世界?那么70后和80后现在是个什么状态和位置?
年轻人的世界一直都是这样:好看、野心勃勃、无限的可能、不曾经历沧桑的残酷。
任何一代。都是这样。
这个时代的科技和文化变革,让他们更有资本不屌老人家。所以老人家们都很恐慌,对年轻的恐慌通常表现为无条件打压或无原则跪舔。你看看周围的议论,靠不靠谱的都逃不过这两种态度。
玩iPad长大的一代当然和玩撒尿和泥长大的一代有不同啦。认同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急着分类、找不同。那对生活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深夜长歌当哭也没用。
前几天有个朋友说:为什么人年纪越大就越需要平和呢?这中间有什么道理吗?我回答他:不然呢?像个暴躁的老傻逼一样去冰上约架吗?
06 / 16
在“北京女病人”的时代,你也是一员猛将,现在回想起来,从“北京女病人”到“庄雅婷”,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讲起来很好笑,“庄雅婷”这个调侃的笔名,如今也使用得越来越像一个正经的名讳了。我很难说那是一种改变。我只能说,这些年,我写了那么多文章,这也是一个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所以我现在特别特别理解那种自我激烈冲突的自我。它激烈到你会寻找一个突破口来探索不一样的人生。但,你要解决那些冲突,无论现实层面还是心灵层面。解决了之后,就不会选择爆裂的模式来活着了。
前几天有个朋友说:为什么人年纪越大就越需要平和呢?这中间有什么道理吗?我回答他:不然呢?像个暴躁的老傻逼一样去冰上约架吗?
在任何年纪,都要让自己自由:拥有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留下或离开,拥有或放手。在任何年纪,都要让自己有一颗不苟且的心:不放弃自己。不放弃对'更好'的追求,不因为现实无奈就在污泥里打滚儿,记得抬头仰望星空。
07 / 16
女人从二十,三十,到四十,这三个跨越性的年龄段,你会觉得各个阶段,最好的部分会是什么?应该努力达到的是什么?应该避免的又是什么?
“自由,且不苟且的心”,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应该拥有这样的态度。我不觉得人应该用年龄段划分,也不觉得这会像闸门一样,把不同的生活关住,重新开始另一段岁月。
最好的容貌、最好的心智、最从容的态度,等等,都是表面现象。努力达到和尽力避免的,其实根本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这些事情也是我现在才明白的。
不要相信鸡汤告诉你人一生中要去一百个地方、三十岁要懂的几十个道理、必须在最好的岁月全力的爱过一个人。没用的。你在任何年纪,都要让自己自由:拥有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留下或离开,拥有或放手。你在任何年纪,都要让自己有一颗不苟且的心:不放弃自己。不放弃对“更好”的追求,不因为现实无奈就在污泥里打滚儿,记得抬头仰望星空。
08 / 16
在你的文章中,经常出现“人活到一定年纪……”的句式,这些人生经验是否只能跟随岁月积累而慢慢理解和懂得,还是能够直接注射给自己,增加免疫?
真的,年龄带给我们的阅历,是特别奇妙的体验,没有走到这一步时,根本想不到世界会如此奇妙的一层层打开。就好像一个让你流泪的洋葱。我总是忍不住用这样的句式,虽然我已经尽量控制了,也是忍不住。
没有任何人的人生经验和体会可以直接传授,只有你走到这一步,才会蓦然发现原来所有的人都是一样,逃不过这人性的变迁。我还经常说一句话:在前面等你。这句话也就是说,有一天,你终于能体会到这样的心境。但我依然要说出来呀,说出来的话,并不是人生十全大补丸,而是一个预防针。我只希望你能隔岸观火,不要在年轻的时候太逼迫自己,前后都留一些回旋的余地。总之,我希望你平顺上路。
如果现在用什么词形容自己,我希望是‘萌’呀!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岁月里依然是一个鲜活的可爱的实在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趣,也有心情和世界撒娇。
09 / 16
你说过,希望自己做一个又酷又讨厌的人,这句话怎么讲?
唔……我知道很难描述那种细微的地方,人总归要有些虚无主义,于任何境遇里都能看到些鲜花着锦之外的荒谬,这样会不那么自欺欺人。
人应该有一些力量感,我也希望有不从俗的心、不被舆论或生活方式绑架的态度。哪怕你不喜欢我这样,但你也不得不承认我这样真的很酷——也许这就是我说的那种力量感。
10 / 16
如果形容现在的你,你希望是个什么样的词?
我希望是“萌”呀!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岁月里依然是一个鲜活的可爱的实在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趣,也有心情和世界撒娇,这么听起来是不是又酷又讨厌呀。
爱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你和世界的关系。别人的话,多有用或多傻逼,都仅仅只是一个意见,一个参考。虽然专家们也会让你看到不同的世界,但还是要靠自我成长才能达成,你要爱自己,也能将自己置之度外;追求美好,但更要接受不好的一面,不要抱怨,要建设。不要依靠爱情让自己觉得生活是一场传奇。
11 / 16
另外,您算是“情感导师”的鼻祖类人物了,在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情感专家”,有些三观很雷人,有些甚至是骗子,我想问的是,你会怎么看待 “情感咨询”这件事,有人觉得现在的很多专家是有毒的,你怎么看?另外,永远都有无数有伤的年轻人需要开导点拨,除了依靠专家,还有没有什么途径能够自救和自我成长?
我其实一直都还会收到很多感情问题。但确实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其中一半的问题是“千古一问”,大抵都是“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另一半问题则是人品问题,太贪心。前一种无法安慰,后一种只想抽他。
所以,每个人都在选择一个“专家”,想得到安慰,想要解决方案。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专家。所有的人都在相互选择。这也就是你再看不惯有些有毒专家,但他们依然很红火的原因。也算饮鸩止渴了。
爱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你和世界的关系。你和世界发生了联系。别人的话,多有用或多傻逼,都仅仅只是一个意见,一个参考。虽然专家们也会让你看到不同的世界,但还是要靠自我成长才能达成,你要爱自己,也能将自己置之度外;追求美好,但更要接受不好的一面,不要抱怨,要建设。不要依靠爱情让自己觉得生活是一场传奇。等等。
12 / 16
知道你在做“想开一个店”的项目,包括公号和即将出版的MOOK杂志书,谈谈这个项目吧。
讲起来,所有的文艺青年都曾有过开一个店的梦想,要么是咖啡馆、书店,要么是花店。我都听得快疲劳了。然后每个都市动物,心里都有本城最爱店铺的前十名排位。我这么爱玩的人,去年去了很多城市,哎,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文艺店铺。我觉得,是这些小店和店主们,改变了一个城市的气质,也hold住了一座城的特色。毕竟我不想以后去到不同的城市,只有在大悦城太古里万象城银泰城去逛连锁的zara……我想发掘新的好玩的小店。
然后有一天就突然说,我们做个项目来介绍这些个性文艺店铺吧!因为周围想开店的文艺青年太多了,但他们只有梦想,对商业或经营其实根本还不是特别了解,那我们就去采访我们认识的这些店主,让他们来讲讲自己是怎么开店的?所以我就和其他几个朋友,开了这个公众号,联系了出版社,和玩耍一样就做了出来。
“想开一个店”这个公号,并没有很多宣传,是因为自己很喜欢探索文艺后面的商业逻辑,所以慢慢做着在玩,之后会每年四期定期出版,希望给想开店的人一个参考和帮助。
最近一直在拒绝出版杂文集和之前作品的再版。因为我想先努力专心的写一部自己想写的小说。我之前已经签了合同,是一部中篇小说集,大概会有三到五个故事。我希望能在这些故事里讲尽悲欢。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我不想出版其他的小杂文。所以,你们一定要等我哦。
13 / 16
所有的这些店都是怎么选择来的呢?会有出钱做广告的吗?这本Mook会什么时候出版?
这些店要有个性和品位,或有独特的商业逻辑,甚至是有个性的店主也可以。总之在市面上那么多的店铺里,具有小而美的特质,并且能很好的经营存活下去,我希望它们是很多人的城市记忆。后台有时会接到想出钱做广告的店铺,但我们不会考虑收钱,因为这样会影响我们的选择标准。想做到客观和公允,就要保持独立。第一本《想开一个店:造梦者》会在2-16年的3月上市。
14 / 16
另外,前几天看你在“卖猴”,怎么想到设计这么个萌猴?
人活到一个年纪……你看这个句式真的好好用。哈哈,人会变成一个物质主义者。因为,太多的道理我们已经明白,反复咀嚼有一种不能落到实处的尴尬感。所以你看很多人变成了购物狂、收藏癖,还有贵公众号,也不仅仅是光说爱和美,也希望用美丽的实物、场景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嘛。
我喜欢太多类型的东西,还有手工艺、设计品、艺术衍生品,这几年一直也在研究相关领域的东西。我甚至买了全套《养生殿造办处史料辑览》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全》的部分著作……你知道买到最后,总想自己做点什么,之前一直也在为之做了点什么,但玩着就忘了……直到这个猴子,因为是赶在猴年之前做出来的,所以有一个时间限制,会督促我的拖延症有好转。然后我就和景德镇的艺术家林朗明一拍即合,做了我心中丑萌的【好的,大王!】系列。你不觉得特别我,特别萌嘛!

我希望在写作之余,慢慢找到更多实在又好玩的事情。
15 / 16
这样的和艺术家之间的跨界合作感觉好玩儿吗?猴子之后,你还会设计更多的好东西吗?下一步会做什么?
特别好玩儿,也特别考验你的审美、心智、商业逻辑、执行力等各个层面的综合素质。真的不是为了赚钱(毕竟我可以有其他不这么费力的方式)。我还想把我这么多年买过的经验,通过具体形式表达出来,让大家知道我在写作之外是如何努力的在花钱和玩的,哈哈。接下来还有很多陶瓷产品,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木板水印作品等等。但我希望我能做出更有趣更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需要的产品。
16 / 16
好几年没有出新书了,是不是憋着个大的呢?下一本书会写什么题材?
是的呀。我最近一直在拒绝出版杂文集和之前作品的再版。因为我想先努力专心的写一部自己想写的小说。我之前已经签了合同,是一部中篇小说集,大概会有三到五个故事。我希望能在这些故事里讲尽悲欢。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我不想出版其他的小杂文。所以,你们一定要等我哦。
就觉得,新年好彩头,要萌,要嗲,要有桃子摘。希望它是一个好玩具和好礼物。也是我想玩儿一点新的东西的一个开始——身为一个神农,我实在是觉得好东西真的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啊。
物次元品牌机构首推
【庄雅婷X林朗明】
艺术合作
【好的,大王!】系列
全手工彩绘烧制,产量极低
【献桃大王】限量100只 高35cm左右 售价1288元
【捧桃大王】限量200只 高12cm左右 售价199元
买 猴
购买地址如下:
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即可看到【物次元林朗明合作款|猴年礼物|好的大王系列|献桃大王】¥AACOWJVI¥淘口令
另外,关注庄老师,以及“想开一个店”
请长按以下二维码:
送 猴
置爱福利
【写评论】获赠价值199元【捧桃大王】1只
共5只
参与方式如下:
1. 请在【写评论】处留言,说说你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形容现在的你,你希望是个什么样的词?
2. 点赞率最高的5位将获得置爱赠送的猴年萌猴【捧桃大王】1只,颜色随机。
3. 截止日期:1月27日24:00
4. 本次活动,置爱拥有最终解释权
- End -
*直接点击标题进入相关阅读*
▼
《田艺苗:让高冷的音乐有了日常的温度》
▼
《尹齐:不上网不开会不应酬,只是静静地画画,和家人在一起》
▼
《失业失恋时,她遇到这个小女孩,拍了她整整六年,自己也成了摄影师》
▼
《林曦,生活于诗意与繁忙之间》
▼
《不是你不爱厨房,而是你的餐具还不够好》
编辑:王宇迪
图片版权归庄雅婷所有
往期内容回顾
回复【置爱之爱】:置爱推荐的各种有趣的展览、活动、可购买到的好东西和可参加的有趣的课程等。
回复【置爱访谈】:置爱采访过的各种有趣的人和他们有趣的生活。
回复【置爱专题】:置爱深度探讨的生活方式的话题。
回复【置爱之居】:让你家变得更漂亮的所有文章。
回复【置爱之事】:“work with love”系列文章,找到爱好和事业的结合点。
回复【置爱厨房日】:“cook with love”系列文章,找到你最心仪的食谱。
回复【北欧】:关于北欧的生活方式、风景、人情。
回复【置爱精品】或【阳光厨房】:设计师细毛经营的“阳光厨房里的小艺廊”。
回复【张颂恩】【细毛】【管家】可以查看该置爱作家的所有文章。
回复【置爱餐桌】查看有关宴会礼仪,餐桌布置的一切。
回复【曾焱冰】或【zengyanbing】查看她的专栏文章,或请留意置爱底栏相关项目,直接点击文章名便可。
这是《置爱》的第1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