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董卓 孙坚为何拒绝和董卓联姻:只因董卓目光短浅?

  小说中写道:忽人报坚曰:“关上有一将,乘马来寨中,要见将军。”坚辞袁术,归到本寨,唤来问时,乃董卓爱将李傕。坚曰:“汝来何为?”傕曰:“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傕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坚大怒,叱曰:“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吾不斩汝,汝当速去,早早献关,饶你性命!倘若迟误,粉骨碎身!”不仅仅小说中有,历史上也有记载。

  按理说当时董卓实力雄厚,独揽大权,把女儿许配给孙坚之子,如此两家便可以结秦晋之好。董卓为何这样做:

  其一,知道自己无法主宰整个朝廷,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要与他人联合。

  其二,表明对孙坚的屈服,在董卓眼里,孙坚是江东猛虎,的确非同寻常,因此要与孙坚联合。

孙坚董卓 孙坚为何拒绝和董卓联姻:只因董卓目光短浅?

  其三,董卓以为凭借自己优厚的条件,肯定能打动孙坚。要知道当时董卓的谋士李儒是他的女婿,大将牛辅也是他的女婿,董卓以为只要自己舍得花大价钱,便能笼络住天下英雄豪杰。就像当初一匹马换来了大将吕布一样,只要自己一个女儿嫁出去,自己准能和江东孙坚握手言和。

  其四,把孙坚弄下马,关东诸侯不战自乱。当时很有战斗力的两支军队一个是曹操,另一个就是孙坚。曹操败下阵去,只剩下孙坚。

  哪知道孙坚却不吃这一套,居然对董卓的来使大骂,甚至一点不领情,孙坚为何这样做:

  其一,孙坚是个盖世英雄,孙坚认为士可杀不可辱,把自己和董卓相提并论,是对自己的羞辱,因此怒不可遏。

  其二,孙坚认为董卓虽然暂时强大,但是毕竟不能长久,自古忠奸如冰炭,董卓是兔子尾巴不能长久。

  其三,孙坚认为董卓名声太丑,逆天无道,荡覆王室,自己和董卓势不两立,有杀贼之心,两家之家的仇怨不可调和。

  其四,孙坚有自己的政治远见,在那样的年代,他就认为董卓的倒行逆施不会长久。因此爱惜自己的名誉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愿意让董卓之流玷污了自己的美好名声。这就是孙坚,比起同时代的蔡邕、吕布,孙坚自然是人中龙凤,所以他的后人才能三分天下,建不朽之功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8251/991665225807.html

更多阅读

江东猛虎孙坚为何死于无名小卒之手 穿越海贼王之无名小卒

江东猛虎孙坚为何死于无名小卒之手孙坚是一个英雄,他 自少年领兵以来,多立战功。斩华雄、伐董卓,以致让董卓对之非常惊惧,董卓叹道: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可见在董卓的心目中,孙坚是一个颇

《百家讲坛》为何拒绝《西游记》 百家讲坛西游记韩田鹿

《百家讲坛》成功造就了许多学术明星,在四大名著中,对《红楼》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刘心武在《百家》上似乎取得了比在写作上更大的媒体关注度;易中天则凭借幽默的语言《品三国》也一炮而红;比前两位稍逊的鲍鹏山则以对《水浒》文体细致的

孙武为何斩杀吴王两位爱姬 安达垣爱姬

孙武为何斩杀吴王两位爱姬    孙武的十三篇兵法,大致对吴王阖闾讲解了之后,吴王对这个年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吴越春秋》上记载:“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吴王高兴的问道:“先生,你说的虽然很好,但不知实战起来,究竟如何

吴悠被无名小卒打爆 三国史上江东猛虎孙坚为何死于无名小卒之手

孙坚是一个英雄,他自少年领兵以来,多立战功。斩华雄、伐董卓,以致让董卓对之非常惊惧,董卓叹道: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可见在董卓的心目中,孙坚是一个颇能带兵打仗的将军。这样的人驰骋疆场,在

声明:《孙坚董卓 孙坚为何拒绝和董卓联姻:只因董卓目光短浅?》为网友亽閒煙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