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手下的嫡系将领 揭秘: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主要分为哪三个派系?

  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手下兵多将广,为何越战越被动,直至被赶到一个小岛上呢?这个问题很大,答案包含政治、军事、经济、民心所向等很多方面,但如果仅仅从军事这个方面来看,蒋介石手下将领的派系林立,绝对是原因之一。不说那些数不清的杂牌军将领了,单说老蒋的嫡系将领,也不是铁板一块。

  蒋介石手下的嫡系将领,主要有三大派系,一是黄埔系,二是保定系,三是留日系。

  黄埔系是首当其冲的第一大派系,相当于武林中的少林、武当。大家知道,蒋校长起家,靠的就是黄埔军校的这些学生。由于师生之谊,蒋介石对出自黄埔的将领最为信任,而他的这些“天子门生”,也感念校长的提携之恩,因此对他也是非常忠诚。

  像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等大家熟悉的国军将领,皆是出自黄埔军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也真为老蒋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可惜最后大势已去,非将军之过也。

  经常看战争片的朋友都知道,对于蒋介石,黄埔系将领有一个专属的称呼:校长。这一声“校长”,可谓意味深长,公私皆含。

  在黄埔军校之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最牛的军校。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国军将领也很多。比如,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人称“小委员长”的陈诚,比如,出自桂系的“小诸葛”白崇禧,比如抗战时被称为“战神”的薛岳,还有平津战役的“大功臣”傅作义,等等。

  “保定系”虽然不如黄埔系人丁兴旺,可是,“保定系”的大佬们资格老,本事大,完全把“黄埔系”当小兄弟看待。所以,在国军内部,“保定系”是一支几乎可以与“黄埔系”平分秋色的力量。

  “留日系”是第三支力量。所谓留日系,指的是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将领。据说,蒋介石自称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这样一来,留日系就是老蒋的师兄弟了。

  何应钦、汤恩伯、阎锡山三人,是留日系的代表。此外,国民党元老、老蒋的结拜兄弟张群,也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粟裕手下的嫡系将领 揭秘: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主要分为哪三个派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8351/982625696996.html

更多阅读

粟裕的境界 粟裕与韦国清的恩怨

电视剧《粟裕大将》里,作者虚拟了一个叫“丁济黄”的人物,这个人作为智慧的象征,成为了国共双方高级将领都能接受的人物,从而引出了粟裕和国民党将领张灵甫之间的境界比较。丁济黄用同样的问题:“战争结束后,你想做点什么?”分别问粟裕和

陈毅之子和粟裕女儿的悲情故事组图 陈毅与粟裕

陈毅之子和粟裕女儿的悲情故事陈小鲁(陈毅元帅之子)和夫人粟惠宁(粟裕大将之女),把小孙子陈厚全当成开心果,给他取了个好听的小名叫麒麒。几十年来,陈小鲁骑自行车走了北京的多少大街小巷已无从计算了,但他的低调、低碳生活的路还在走,而且

粟裕是寻淮洲带出来的吗? 寻淮洲

粟裕是寻淮洲带出来的吗?张雄文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学识渊博,立论公允,对粟裕极为推崇。早在2003年9月,他在西安举行《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的讲座中,就指出说:“在我们解放战争期间,有两名战绩最辉煌的将领,一名是东北战场的

历史上的今天:解放军“第一大将”粟裕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解放军“第一大将”粟裕逝世1984年2月5日 (农历正月初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粟裕逝世。粟裕,湖南省会同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和湖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

声明:《粟裕手下的嫡系将领 揭秘: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主要分为哪三个派系?》为网友袒胸露背迎万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