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最让妈妈揪心的就是小孩子感冒之后,啥都好了,就剩一点咳嗽,老是不好;或者,无缘无故开始咳嗽,想预防都无从下手;要不然就是一点小感冒,刚留一点鼻涕就开始铺天盖地地咳嗽,睡不好觉。这些问题让妈妈们很担心,更让妈妈担心的是长期咳嗽会不会导致哮喘或者肺炎?
咳嗽哮喘VS临床上经常有些妈妈说,我家小孩咳了好久,我怕她咳出哮喘了。这个担心倒是不必的,因为引起哮喘和咳嗽的病因还是有明显差异的。虽然两者都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同属呼吸系统疾病。但是,普通的咳嗽还是以外邪侵袭为主,如果本身体质没有问题,就是一直咳,也可能只是肺气不足。而哮喘则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原因。所以,不用担心咳久了导致哮喘的问题,要引起重视的是咳久了真的会越来越容易咳,一感冒就往咳嗽走,这才是真正需要高度重视的。
事实上,咳嗽有时也是一个让医生头痛的“小病”,而且,往往因为咳嗽是一般人眼中的小病,所以没有得到及时的重视和治疗,往往拖了很久才来医院就诊。事实上,有些咳嗽一旦不及时治疗,往往会酿成大病,如支气管炎,严重者会出现肺炎,极小部分甚至会出现心肌炎等情况。
其实,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门诊就诊排名第一的常见病,约占80%,而其中绝大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感冒咳嗽,包括久咳,其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咯痰、声嘶、胸闷、胸痛等。如果是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除了上述的症状,更会引起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乏力、腹胀、腹痛、惊厥等。所谓的“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指肺炎、高热抽搐、败血症、心肌炎等。肺炎,属下呼吸道感染,是相对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占5岁以下小儿死亡总数的1/3-1/4,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咳嗽的治疗和调养,避免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的出现。
当咳嗽发作时主要是针对引起咳嗽的病因进行治疗,李喜童医生对小儿咳嗽的病因辨别和对治方法给予了非常详尽的说明,就算中医小白也能参照指导,对病情有个基本的判断。咱们下周文章持续分享。
这期我们还是先分享一下,咳嗽恢复期以及易感咳嗽的小儿的日常调理。恢复期虚多邪少,病情极易反复,再次感染,所以在这个时期要重视调理,加强脾胃功能,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首先是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除了体育课之外,还可以跑步、游泳、跳绳……如有条件,可根据情况进行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的训练。要保证睡眠,疲劳的身体会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衣着要适宜,保暖要合适,不要衣着过多,夏天出汗要及时擦干,不要满头大汗时便立刻进入很冷的空调环境中。冬天要注意不要在洗澡时受凉。对于一些容易过敏的过敏性咳嗽,要避免接触过敏物质,如尘螨、花粉、油漆等。感冒流行期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家中有人感冒时可用食醋熏蒸室内: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2~5ml,加水1~2倍,置容器内,加热至完全气化。每日1次,连续3~5天。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食养。食养是指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注意蛋白质供给,如瘦肉、鸡蛋、鱼类、豆类,蔬菜和适量水果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不要一见咳嗽就开始全部戒口,只给小孩吃白粥菜心是不行的。避免小孩子偏食或挑食,少吃甜食、冷饮与油腻食品。及时补充钙、铁、锌以及维生素A、C、D等。积极预防和治疗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
可以在平时的膳食中用一些中药如太子参、党参、黄芪、白术、灵芝、陈皮、银耳、冬虫夏草等煲汤煲粥以提高免疫功能。针对广东人特有的体质,亦可常选用一些益气养阴、健脾祛湿之中草药如太子参、山药、薏苡仁、莲子、茯苓煲粥煲汤服食,以弥补体质的不足。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可用猴头菇煲粥以健脾养胃,胃肠积滞有热者时多食萝卜、马蹄。没有特殊情况时,还是建议以食疗为主,尽量不要用药补,能不用药物时就不用药物。
在平时可以进行一些穴位按摩等外治手法。比如,发现孩子有一两声咳,但又没有任何鼻塞、流涕、咽痛的症状,不管有痰没痰,不论寒热,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揉按肺俞穴,截断疾病发展。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简单的寻找方法是先低头找到大椎穴——脖子后面正中有一个骨性的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往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是第三胸椎棘突,再往两边1.5寸处就是肺俞的位置,小孩子的1.5寸大概就是大人半个到一个拇指那么大。如果你无法确定找的对不对的时候,就按着这个方法找到之后,用拇指上下搓按也可以的。
如果平时有痰,咳嗽的时候痰声也比较明显,除了肺俞之外,脾俞和胃俞穴也可以揉按。这两个穴位和肺俞同在膀胱经,在第11、12胸椎棘突下,也就是在肺俞穴往下8个棘突。简便的取穴方法就是让孩子双手握拳反靠到背部,小臂平行于地面时拳头的位置。按摩脾俞和胃俞穴的手法同样是上下搓按。这种方法对于积食引起的咳嗽尤为有效。
对于一些比较顽固的咳嗽,也可以通过耳穴的持续刺激来进行治疗,但是耳穴的贴压最好还是到医院针灸科进行。作为家长,在家没事的时候就用手揉揉小孩子的耳穴就好,有时间便揉一揉,不必拘泥时间长短。咳嗽主要可以取气管、肺、肾、对屏尖、神门这几个穴位。
若是小孩体质实在太弱,平日可适当服用玉屏风散、黄芪等比较平和的药物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也可以给小朋友佩戴反感香囊来预防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