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茶的做法:
生姜洗净切10片, 茶叶7克,共煮成汁饮服。
生姜茶的功效:
生姜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具有可发汗解表、温肺止渴的功效,对流行性感冒、咳嗽颇有疗效。生姜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生姜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还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的姜烯、姜酮还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生姜的药理作用:
生姜药用主要为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民间惯用的饮生姜茶御寒,用生姜片擦身发汗,咀嚼姜糖片止咳等方法,都是上述功能的具体作用。生姜作为引药,在处方中亦屡见不鲜。而它作为调味品,一可矫正菜肉中的不良气味,二可解除海味食物中的毒性,三有调胃防病之功效。
喝生姜茶的注意事项:
生姜茶只对风寒感冒有效,对风热感冒喝了反而会加重症状。风寒感冒从中医来说是风寒外袭,而生姜是热性的,主辛散,可以驱散外邪,所以有效。但风热感冒就是实邪内阻了,喝生姜茶反而加重症状。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区别症状是: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姜的功效:
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生姜皮性辛凉,治皮肤浮肿,行皮水;生姜汁辛温,辛散胃寒力量强,多用于呕吐;干姜辛温,温中煽动寒,回阳通脉,温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温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温,偏于温血分之寒;煨姜苦温,偏于温肠胃之寒。生姜辛而散温,益脾胃,善温中降逆止呕,除湿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呕为长。生姜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还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的姜烯、姜酮还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姜茶的新配方:
1、老姜茶
材料:红茶6克,老生姜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红茶叶与老生姜加清水煎茶,待温时,调入蜜糖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健胃消食。适用于寒邪所致胃痛。
注意:湿热型胃痛不宜用。
2、红糖姜茶
材料:生姜50克,红糖75克。
做法:生姜剁得碎碎的,加三碗水煲成一碗水,如果是要补血的,请加入红枣。在煲到差不多剩下一碗水的时候,加入红糖。红糖不用煲这么久。
功效:暖宫、活血。
3、红枣桂圆姜茶
材料:干桂圆60克,红枣50克,生姜15克,冰糖30克,红糖10克,清水500毫升。
做法:干桂圆去壳,红枣洗干净后对半剖开,去核(红枣核燥热,所以对半剖开后一定要把核去掉);生姜切成细丝;煮锅中放入500毫升左右的水,加入除红糖以外的所有材料,大火烧开转小火继续煮20分钟;煮20分钟后,加入10克红糖再次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补血、补气、养颜、驱寒、尤其适合女性。
4、蜂蜜姜茶
材料:生姜100克、菊花20克、蜂蜜100毫升。
做法:生姜洗净后去皮,切成大片放入汤锅中,加水没过姜片大约3厘米,用大火烧开后转成小火慢慢熬煮半小时; 待姜片出香味,汤水变黄后,放入菊花继续用小火熬煮10分钟,直到煮出菊花的清香味。关火使汤水自然冷却; 最后在锅中加入蜂蜜充分搅匀,凉后即成菊花姜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过滤锅中的残渣。
功效:暖胃、祛湿,温中散寒、健脾暖胃、发汗解表,可治呕吐泄泻、痰饮喘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