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网健康导读】寒露如何养生?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寒露节气实则意味着天气逐渐由凉爽向着寒冷过渡,也就是秋季的更深一个境界。那么,寒露该如何养生?寒露养生要注意什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寒露如何养生
1、防湿寒之气
寒露节气,湿寒之气愈加明显,所以说人们养生的重点便应是做好防寒邪之气的事项。其中,很多疾病高发也和感染湿寒之气有重要的联系。
另外,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秋季宜养阴,当气候逐渐变冷时,人体内的阳气逐渐收敛,阴精潜藏在体内,所以说此时一定要注重养阴精。
有句老话说的好:“湿气是万病之源”,很多疾病的产生都和人体内的湿寒之气有重要的联系,正所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其中人体内的湿气逐步加重,便易诱发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等一系列严重损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
谚语说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人们的脚部是寒气入体的重要部位,因此在寒露节气中,一定要做好脚部的保暖防寒事项,不要再继续光脚走在地板上或者穿凉拖鞋了。而是应该根据气温及时的增添衣服,以防止“冻”出病来。
2、防干燥
寒露节气当令,其中“燥”便是最大的一个特点,而中医认为,燥易伤身,其中对肺、胃所造成的损害是最为严重的。并且,寒露节气中,人们身体中的汗液蒸发的速度会更快,肌肤也会因为缺水而变得干燥、脱皮。那么,在寒露节气中人们一定要做好防燥、养阴的事项。
而燥邪之气对人体内的津液造成的损害更是极其严重的,其中,肺部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并且开窍于鼻,同时生理性属于恶燥喜润,因此如果燥邪之气从口鼻进入到人体内,便会对肺部造成诸多不良的损伤。

并且,寒露节气中,外界环境中的阳气不断减弱,人体内的阴气也逐渐增长,早晚的温差更是增大,所以人的呼吸道很容易受到寒冷之气的刺激而产生不良的损伤,此外再加上天气愈加干燥,所以呼吸道粘膜的防御能力逐步降低,外界的一些病菌物质都会趁虚而入,进而诱发呼吸道疾病的产生。
3、防情绪浮躁
寒露节气,天地萧索,叶落风起,人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而产生烦躁、压抑等心浮气躁症状,于是陷入愁秋悲等状态,尤其是身临萧瑟秋风、花木凋零等情境之中。
因此,在寒露节气中的人一定要注重情绪养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个良好乐观的情绪,如果遇到烦心事,需要及时的调适好。
当郁结难梳的时候,不妨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出门运动、登山郊游,既增强了生活情趣、怡情养生,同时还能在运动的过程中增强人体的呼吸以及血液循环功能,对于强身健体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寒露养生的注意事项
1、合理的作息习惯
寒露节气中养成一个良好的起居作息习惯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其中,对于一些总是爱熬夜的人就需要及时纠正了,只有睡的好人才能有精神,同时,一定要劳逸结合,不要过于疲惫,对于保持充沛的精力很有帮助。
2、良好的饮食习惯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每天摄取获取营养的重要来源,其中,在寒露养生中,人们的神经很容易处于一个兴奋状态,食欲自然会大增,总是忍不住多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但是,若常食这类食物很容易加重燥邪之气,进而诱发“秋燥病”,因此,在饮食中一定要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以上关于寒露如何养生 寒露养生需做好三点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爱华网祝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哦。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健康资讯,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