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不分”导致过度医疗

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或反复检查是过度医疗的表现形式之一
过度医疗让病人成了提款机
伦敦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上,护士们展示英国最得民心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大陆抗生素用量占全球用量的一半,并有大量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其中珠江三角洲流域抗生素浓度在全国排第二,仅次于海河。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过度医疗问题。其实,过度医疗不仅中国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只是各国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A何为过度医疗?
2015年11月9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了一篇关于过度医疗的文章,文章指出,每年4亿人次的门诊中,很多躯体症状与心理状态相关,接近75%的症状可以在几星期或几个月内自行缓解,根本无需治疗。可见,过度医疗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只是各国程度轻重不同而已。那么,过度医疗的诱因是什么?如何预防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顾名思义,就是医疗过分了,过头了。没病当有病处置,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把小病当大病医治,同样疗效用贵药而不用便宜药,病好了继续治疗,对目前没有医治办法的绝症盲目医疗。
过度医疗的后果就是增加医疗开支,但这并没有给患者的健康带来益处,甚至会给健康带来损害。可见,过度医疗就是花钱损命。
医生方面和患者方面都可以引起过度医疗。医生通过过度医疗,让患者多掏医疗费,从中提成,提高自己的收入。其实这就是一种医疗欺诈,美国每年都逮捕一批医疗欺诈的医护人员。2015年6月,美国起诉了一起医疗欺诈案件,涉案人员243人,涉案金额7.12亿美元。
患者引起的过度医疗,主要是缺乏医疗常识造成的,认为到医院检查的项目多是对自己身体的爱惜,认为昂贵的药疗效就好。
B过度医疗的主要表现形式
过度医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归纳为以下主要形式——
1.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或反复检查
不管大病小病,有没有必要,医生都给患者开出几乎全套的检查项目,不但让患者多掏很多医疗费,还加大检查过程对健康的损害。2009年,加拿大放射科医生协会估计,加拿大每年有30%的成像检查是没有必要的。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在文章中也称,真正有临床意义的头部CT检查比例很低,对患者进行多次头部CT扫描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影响。甲状腺癌诊断过多,甚至体积很小的甲状腺结节也被认为有癌变风险,这导致很多患者接受了切除手术,然而,这一举措却没有使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发生明显变化,相反,手术后约11%的患者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出现声带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