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于山东莒县,为清末民初莒县著名的文物鉴藏家庄恩泽收藏。1951年其家人将其捐献国家,后转交山东省博物馆。
此方奁应属容器,通高11.6厘米、长12厘米、宽7.5厘米。直壁稍内收,长方形平面,上有两扇可对开的小盖,盖钮分铸成男、女裸体的两个小人,面对面呈跪姿,并着意铸出两裸人的生殖器。器体四角及两侧中间分别铸有六个裸体人形器足,屈膝,双手在后,以背承负器身。器盖两盖面饰对称的梯形回纹,器身为双层垂鳞纹,底饰交错的菱形网纹。采用刻意表现性具的裸人作为装饰题材的青铜器物,在国内较为罕见,至于它的含义,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象征着“子孙繁衍”,有人认为是王公贵族的“赏弄之器”,也有的认为是与当地莒县的一种社祭习俗有关。从纹饰风格上分析,此方奁时代约在西周晚期,对于我们来说,无论其欣赏还是研究价值都弥足珍贵。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9151/991812239051.html
更多阅读

古代青铜器的名称,由于很多器皿现在都不再使用了,所以伴随着这些器皿的名字也就成了生僻字。1、銎[qióng](音穷),指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装柄把的孔,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解释为“斤斧之孔所以受柄者”。2、盉[hé](音和),盛酒器和盛水器,大

青铜器的分类及图释常常参观博物馆,青铜器形态多种多样,其使用功能与名称与现代生活有比较大的距离。青铜器是用红铜、锡、铅的合金铸造而成,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陈设欣赏价值。青铜器历史悠久,早

国之重宝 :西周青铜器(组图)青铜器是用红铜、锡、铅的合金铸造而成,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陈设欣赏价值。青铜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世纪的夏朝,就已经能生产很复杂的青铜器,如酒器爵、食器鼎以及青

主要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其他日用杂器等。西周是中国古代铜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青铜冶铸技术继续发展,铜器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但种类有一个较明显的淘汰和更新过程。西周时期有许多铸工精湛、造型雄奇的重器传世

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汉族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彝。彝通常呈鸟兽状,有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