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下午好!
根据xxx新区公共事业局党工委的部署,今天下午要开展“两学一做”大家谈的活动。“两学一做”,“学”是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做”则是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此活动在全国各个党组织中已全面开展。本次大家谈活动是征求如何“两学一做”的意见和建议,这个事情由党支部统一形成一个意见和建议提交到公共事业局党工委。现在,我们直接开展学习。
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党章的学习,也进行了党的两个条例的学习。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内容众多,我们现在要学习的主要是跟教育有关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的“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一共有五节:第一节是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第二节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第三节是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第四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第五节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这些讲话内容都非常有分量。
第一节是关于价值观问题。在意识上,大家都略显淡薄,尤其是我们的年轻党员同志。价值观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西方价值观,所谓的民主、自由;另一个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几十年来,这两种价值观一直在博弈。在习近平总书记上台之前,西化价值观占据着中国的主阵地,所有的媒体和舆论,都认为美国的价值观是对的,而中国的价值观是错的,逢美必赞,逢中必反。这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暂且不论美国主导的西方价值观正确与否,我们看一看媒体报道的铺天盖地的战争新闻,全世界被美国搅和得一塌糊涂,整个中东被折腾得战火纷飞,死伤惨重。按照美国的观念,他们把中东的所有反对派集合起来,跟当地的政府对抗,对抗则内乱,接而发生一次又一次的战乱,导致死伤无数。近来恐怖袭击频发,这些都是所谓的西方民主自由带来的。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其实是一种被严格限制的自由,并没有他们大力宣扬的光彩。这两种价值观,朝哪个方向走,对于我们中国来讲,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还按照以前的舆论,我们国家最后也会走上错误的方向,最后损害的是我们自己国家。习总书记上台后极其高明,有独到的战略眼光,认真审视了情况,提出了关于文化强国的建设,并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我们一定要相信坚守这种价值观是正确的,盲目的崇拜西方价值观对我们来说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政治形式很清晰,一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形式,另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形式,孰优孰劣已经很明显,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形势问题暴露无遗:霸权主义、对外侵略、强权政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行民主集中制,力量强大,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追上了西方国家两百年,这无不归功于我们的政治形式。体制尚未完善,总会出现小问题,但是事实证明这些问题都在前进中被解决了。
接下来习总书记更深入地提出了“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这个与我们教育工作紧密相连,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就没有了自己的根和魂,那我们民族靠什么来凝聚呢?教育工作者,要认识清楚,不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国家就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将来就会引起社会的动荡。我们要提高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认可自己的文化,不盲目崇拜。习总书记是为数不多参观考察孔府的领导人。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要大力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习总书记的讲话主要围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展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繁荣传统文化。文革对传统文化破坏严重,传统文化曾经一度无人问津,但是我们党善于认识错误、纠正错误。传统文化的兴起在二〇一〇年,从地方上开始兴起,到了习总书记二〇一二年年底上任后,他在所有场合的重要讲话中都传递弘扬传统文化的信息,他对传统文化研究颇深,提出回归传统文化。一九九八年时,我意识到传统文化要回归,当时我预期需要二十到三十年,但是却比我的预期提前了十多年,由此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坚信做传统文化是正确的,当时很多人反对,但我们仍然坚持做,到二〇一〇年整个社会都掀起了传统文化热,直到习总书记到山东曲阜发表讲话,传统文化的回归已经成为铁铮铮的事实。根据党的要求,我们学校也开展了许多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如背诵经典、拜孔子像、“十德”课程等,这些必须扎实推进。孩子的学习需要背诵积累,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思维才能更活跃,视野才能更开阔。我们先祖的经类书籍也需要我们背诵传承,它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和文化内涵。作为教师,我们要扮演文化传承的角色,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需要我们发扬光大。习总书记说过:学习中华文化,也可以学习西方文化,但不能一味盲从。我认为小学阶段,首先要学好自己的文化,将来再学习西方文化,借鉴别人,为我所用。
我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也是坚定的共产党员。在我领导下,思想清晰,方向正确,我们的老师也应该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和共产党员,坚定信仰,坚定社会主义特色价值理念,坚定党的领导,坚定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年轻党员更要好好思考,认清方向,主次分明,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将来才能成为社会的顶梁柱!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