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有一个同学小时候,数学考试因为忘记写单位被扣了一分(她不是第一次出这样的问题)。
当时考完试老师会让家长和孩子一块分析失分原因,当她爸爸了解了这件事后,当时没有说什么。
一次,她爸爸在接她放学的时候,看到一辆卡车开过来,车上装了白菜。
于是,爸爸便问她:“车上装的是什么?”
同学说:“白菜呀。”
爸爸:“1斤白菜、1筐白菜和1车白菜,都是1,可是差距很大,这个差距甚至比1斤白菜和5斤白菜差距还要大,是吧?”
我同学反应很快,一下子就明白了,说:“是啊,看来单位比数字更重要呢!”
从此之后,我同学就在也没在“单位”上出过错。
我同学的爸爸虽然是个农民,但是他总结道:“知道错在那里,比分数重要。”
你重视这些,孩子就重视这些,反之,如果家长只重视分数,那么孩子也只应付分数,甚至会弄虚作假来对付家长,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便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帮助孩子不断进步,整件事中,同学爸爸关注的是孩子的收获,而不是那1分,他用自己独特的方法,给了孩子更有意义的收获。
(二)
我女儿刚开始上学时,拼音学得很好,她很喜欢语文,但是她每次做计算题,都会错一点。
考试,做作业常常出这方面的问题,每次问她,她都说:“妈妈,我都会,就是太马虎了。”
为了克服她马虎的问题,我和她爸爸总是夸奖她,比如:“笑笑写作业有进步呀,今天写的挺认真,也很仔细。”
一次她的数学计算全对了,老师在班里还表扬了她。放学后她颇不及待的和我分享这个好消息。
我趁机说:“笑笑,计算全做对了,我看你昨天晚上写作业的时候挺认真的,是跟这个有关系吗?”
女儿骄傲的说:“当然跟认真有关系了,我其实挺聪明的,只要我认真,计算题小菜一碟呀。”
就这样慢慢的女儿的马虎就在我一次次强调“认真”的过程中,消失不见。
如果家长关注孩了的学习,就要注重“过程管理”。
一是我们要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留痕的帮孩子解决,比如前面我同学的爸爸,发面孩子对单位不重视,便及时想办法解决。
二是我们要捕捉孩子学习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说出来鼓励孩子,比如我对女儿做计算题。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帮孩子还是夸奖孩子,都要具体描述整件事情,让孩子明白地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存在问题,可以做的更好;什么地方己做的很好,应该坚持下去。
用心一点,别只盯着孩子分数,因为孩子的收获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只有把该学的都学到了,考试成绩才会自然而然的提升。
(三)
最坏的家长就是不平时不管孩子学习,孩子考试了,就问孩子要成绩,考的不好就一顿打骂,自以为是在管孩子,其实是在伤害孩子。
前几天去接女儿放学,看到一个小男孩的妈妈,因为孩子期中测试考得不好,接孩子的时候,还没走出校门,就对孩拳打脚踢的。

小男孩惊恐的抱着脑袋左躲左闪,委屈的直掉眼泪,我女儿和经过他们母子身边的小朋友都惊恐不安的看着男孩和她妈妈。
走出学校之后,女儿对我说:“妈妈,太可怕了,我都不知道原来妈妈还会这样对待孩子,那个男孩得多伤心呀。”
其实就算孩子学习不好又怎样啊?
这个小男孩一时成绩不好,也许其它方面有过人之处,他在学习上肯定也收获了很多。
我小时候身边的有些同学,虽然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人会计算,有人会写文章,其实都很棒。长大以后工作都很出色。
说白了,一个人成功与否,与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们做家长的要做的是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唤醒潜藏在孩子身上的“沉睡的巨人”。让孩子成长为他本来的样子。
-End-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