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主谋究竟是谁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主谋究竟是谁

陈桥兵变主谋究竟是谁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疑团,有人说是赵普,因为赵普是赵匡胤当时的谋士,但更大的可能是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谋士赵普共同商议的结果,这其中甚至还会包括石守信等大将。

赵匡胤像

在宋朝历史记载中,都将陈桥兵变写成一个突发事件,搞得宋太祖赵匡胤完全不知情的样子,但是几处历史疑点虽不能说出陈桥兵变主谋究竟是谁,可全部表明赵匡胤最起码是知情的。首先辽兵南下的消息是真是假一直难有定论,因为这个消息赵匡胤以兵少为由拒绝出征,符太后被迫授予赵匡胤最高军权,在赵匡胤发动兵变坐上皇帝宝座后,辽兵自行退去了。其次,赵匡胤刚出城就在军中和城中出现点检为天子的谣言,而这个计量正是赵匡胤以前用来逼走前一任点检的方法。第三兵变成功后军中大部分人表示支持,只有少数人反抗,最后皆被镇压或杀死。如果这是突发事情的话,各地造反,自立为王的局面会接连不断,而陈桥兵变后国家出奇的平静。

所以陈桥兵变主谋究竟是谁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赵匡胤有着最大的嫌疑,可是不管陈桥兵变主谋究竟是谁,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为我国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并且加强了中央集权,由于重文轻武的措施,还促进了宋词文学的发展。

赵匡胤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主谋究竟是谁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之君,曾发动了陈桥兵变,随后逼迫周恭帝禅位,建立大宋王朝。赵匡胤与陈桥兵变在历史上留下诸多疑问,最开始人们都认为赵匡胤的部下发动兵变,自己在被黄袍加身之前完全不知情,这也是这次兵变的迥异于其他兵变的地方。但是通过后世严格考证,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赵匡胤通过自己的政治手段完全自导自演的一幕,接下来通过陈桥兵变的过程可以找出这些疑点。

赵匡胤画像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的疑点之一,朝廷莫名听到的辽兵南下欲联合北汉攻打后周的消息,当赵匡胤发动完陈桥兵变坐上皇帝的位置后辽兵自行退去,也就是说辽兵南下这个消息极有可能是赵匡胤通过军中的职权杜撰而来,因为赵匡胤在军中的结拜弟兄很多,用这个消息来迫使毫无主见的太后将全国兵权赋予自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疑点之二,赵匡胤刚出城就在都城内部传出点检做天子的谣言,而这也是赵匡胤常用的伎俩,他曾用这个方式让赶走了之前的驸马,而让自己做了点检。疑点之三,发动兵变后石守信等人皆服从赵匡胤,只有三两处发动叛乱,可见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前是与军中密谋好的,否则谁人不想做天子,偏偏要顺从一人。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不管在历史上有多少疑点,但是就兵变而言,陈桥兵变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兵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战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9851/212472188396.html

更多阅读

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皇帝列表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年轻时喜爱骑马射箭,胆量过人。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

宋朝有料:赵匡胤“黄袍加身”三大疑点图

节选自《宋朝果然很有料》,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陈桥兵变  第二天的清晨,即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终于拉开了帷幕。  根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就在这一天的清晨,还在睡梦中的赵

第4节:赵匡胤的“心病”

系列专题:《人生“八面埋伏”》  赵匡胤的“心病”  被众将“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了兵变,夺取了后周的天下,成为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当他带兵吞并了后汉、南唐等国后总算是完成了他的统一大业,但是他的心里却产生了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是宋的开国皇帝。涿州人,父赵弘殷为后唐、后晋和后汉军官。赵匡胤在后汉初年应募入伍,成为郭威的部下。郭威发动兵变建立后周,他积极参与,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升任殿前都点检。掌握了后周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简介 建立了宋朝,大宋第一位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

声明:《赵匡胤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主谋究竟是谁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为网友呓尐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