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 子若强于我 曾国藩:自信而不自傲,求强而不逞强

   曾国藩:自信而不自傲,求强而不逞强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修身养性,他的道德文章,他的处世哲学,他的为官之道,他的治家教子格言等等,可供现代人研究和借鉴的东西很多很多。

  比如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应当有自信,但不能自傲。

  自信是事业有成的基础。远大的理想源于自信,不懈的追求也源于自信,成就辉煌的事业更需要自信。自信是对自己能力、潜力和力量的正确估计,也是超越自我、追求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曾国藩在两次赴京会试都落第的情况下,发出了“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的豪言壮语。这非凡的雄心壮志正是源于他的自信。也正是这种自信,才成就了他后来轰轰烈烈的事业。

曾国藩说 子若强于我 曾国藩:自信而不自傲,求强而不逞强

  但是,自信过了头,就是自傲。自傲即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自视清高,自命不凡。春风得意、学业有成或者仕途顺遂的人,往往容易犯自傲的错误。在曾国藩中进士、点翰林的那年,他的祖父星冈公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的官是做不尽的,你的才是好的,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便全好了。”

  自傲不仅是个人事业有成的绊脚石,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绊脚石。自傲的人往往瞧不起周围的人,因此别人也不愿意和他接近,对他敬而远之。曾国藩在给他弟弟国华的信中曾经这样说:“自古以来,失德致败的原因有两条,一是骄傲,二是多言。温弟与我相似,话语多为尖刻,常傲气凌人。应当抑制自己……否则,大家都会讨厌你,鄙视你,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曾国藩的这段话可谓是情真意切,很值得那些由于自傲而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人认真反思。

  要想戒除自傲,首先眼界要宽,胸襟要广;第二,要多一点自知之明,善于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才,但是各人有各人的长处。一个人的智慧与能力毕竟有限,集众人的智慧才能办成大事。有了这种认识,才会从善如流,谦逊待人。

  一个人如果能以谦逊和真诚的态度对待人家,人家也会以谦逊和真诚的态度对待你。尤其当你地位高了、荣誉多了、贡献大了的时候,如果还能保持谦逊平易的态度,那么就更能博得别人的敬重和钦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0251/232385138316.html

更多阅读

比较西游记各版本:2011版强于86版

比较西游记各版本:2011版强于86版--原创舒妞妞[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编写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和[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并称为四大名著。这部小说以其人物众多,性格各异。情节跌宕起伏著称。使得此作品几百年来在中国有着无数的读者和

声明:《曾国藩说 子若强于我 曾国藩:自信而不自傲,求强而不逞强》为网友过去不重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