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饮食智慧 《养生堂》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

黄帝内经饮食智慧 《养生堂》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

专家: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1》  关键词:饮食过饱、大黄、黄帝内经、营养、饮食、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古人认为饮食过度、情志过度、劳逸过度等行为都会导致疾病。《养生堂》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院副院长贺娟教授,为大家讲解日常饮食中存在的“过用”问题。敬请收看由贺娟教授主讲的《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1》



    饮食过饱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营养问题,《黄帝内经》认为饮食过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摄入食物的总量较多,另一种是食物营养成分过高,这两种情况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长期饮食过饱,我们的身体会发生变化,变成一种很特殊的体质。这种体制会招惹很多的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的发生都和这种体质有关。这种体质究竟是什么?它都有哪些特点呢?答案将在节目中揭晓。



    饮食过量或缺乏运动,都会导致体内产生痰湿。健脾化湿、温阳化湿、活血利水是中医对付痰湿的三种常用方法。






    贺娟教授在临床出诊中,经常为代谢综合症的患者推荐保健方大黄三七粉,有降血脂、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大便秘结者、血脂、胆固醇高的人群、脑血栓、冠心病等人群、都可以用这个方子保健。但由于大黄味苦性寒,有泻热通肠的作用,因此妇人妊娠、月经期、哺乳期均当慎用或忌用。





《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2》 关键词:黄帝内经、阳虚、寒邪、血管

专家: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副院长

人体的阳气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气温低,万物凋敝,阳气活动迟缓,内收封藏。此时,天气虽冷,但人们更加注重防寒保暖,不爱贪凉,阳气反而不易为寒邪所伤。夏至以后,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如空调温度过低、饮食寒冷等。敬请继续收看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副院长贺娟为您主讲的《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2》。


尤其需要注意,很多人都有早上喝一杯凉白开的习惯,但长期如此,有可能造成体质的阳虚。在《黄帝内经》上记载:『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句话说明人体的阳气在一天当中有一个升降规律。太阳升起,我们起床清醒后,人体的阳气就到体表开始升发,这个时候是人体阳气最多的时候。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喝一杯凉水,就把刚要往外升发的阳气浇灭了。专家建议可以在起床活动一会以后,喝一杯常温的水,或者温水,来保护阳气。



    此外,夏季寒邪还是慢慢累积病根的过程。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很多在秋天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感冒、发烧,大多是由于夏季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不仅如此,寒邪还可能累积在身体中,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经络、关节,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也可能让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严重。因此,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养生堂》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一)

贺 娟 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
过用包括很多方面,有饮食 情志 劳逸,这些所有的因素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今天讲饮食过度给疾病造成的问题。
过用的概念,一个是量的过度,一个是营养的过度。
饮食过度,最早可能胃肠道出现问题,如胃炎 肠炎 ,症状可见胃胀 胃痛 大便干结等等。这些都是肠胃乃伤。
“膏”指油腻的,如肥肉 油炸 奶油。
“粱”指的是精美的食物。指的是品质上非常营养,如鱼虾类。
另指的是制作上一道一道的加工,提炼的非常精细的食物,如白面。

“足”的意思是“则”。“疔”是指疔疮。
“受如持虚”就是像抱着一个空筐接受各种疾病。什么疾病都能罹患。以上这些疾病好发于肥贵人, 胖的 家庭地位高的。
饮食过度容易造成肥胖,肥胖的人容易血脂高。但是不是绝对的,
有些人明明很瘦,就容易放松警惕,有一部分人还是会高血脂 高血糖。脂肪有的积累在皮下,有的浮游在血液中。
运动方面推荐快速步行30-60分钟 4-6公里。
申时是下午3-5点。和古代人比较,早午餐的营养已经足够了。
“少吃”就是尽可能的不吃。建议晚饭吃三成饱,早午餐七成饱。
不同年龄的人身体的保健侧重点是不同的。
    少年注意运动健康。壮年人要从情志的角度呵护自己。老年人到 了一定年龄,胃肠功能弱了,容易出现大便秘结,要从胃肠上来进行限制和调理。
目前三高都是由于吸收的营养成分太多了 消耗不掉。
痰湿体质最常见的就是体型肥胖。这种体型最容易罹患糖尿病 脑中风 冠心病。当然体型也不绝对。
痰湿体质的人特别容易疲劳。痰湿在血液里浮游多了就导致血液流速慢。如果血管细马上就堵住。很多内脏会由于血管堵塞,营养供应不上,它的功能低弱,中医叫气虚。会出现气短乏力 精力不济。只要是血脂高的人都可能乏力。

荷叶化痰湿 升阳气。干荷叶可以泡水喝,一天8-10克。白芥子 萝卜子 苏子三个合起来是“三子养亲汤”,是化痰的传统经方。
血脂高一定要关注血液循环。
中药有两个将和两个相。两个相就是黄芪 熟地。两个将就是附子和大黄。
大黄有降血脂 活血化瘀 通便,推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积滞如大便不通,血管堵塞。积垢指各种杂质,如痰湿瘀。有的人吃了拉肚子厉害是没有控制好量。
      大黄和三七合起来。三七是补的,大黄促进代谢通便,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一个偏补一个偏泻,都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是一个非常好的保健品。乾隆皇帝活到89岁,常吃的清宁丸里的两个主要成分就是大黄和三七。
      大黄一天1克对维持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好处。
降血脂预防血脂高都可以吃,建议50岁以后的人就可以吃。如果经常腹泻 血压低只吃三七粉。

《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二)贺 娟 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
早上起来喝凉白开水会造成过敏性鼻炎。
阳气是人的生命之气,就像自然界中的太阳一样。失去了就会使折寿。 

“   平旦”就是早上太阳刚出山的时候。人的阳气开始升发,中午是阳气最盛。早晨是阳气升发的关键。早上把一杯凉白开水浇下去,临床研究80%的人会喝出毛病。过敏性鼻炎是最常见的,还有就是胃炎慢慢就不能吃凉的。

夏天大家关注避暑,实际上避寒是更重要的。《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出汗多,人体大量的阳气都在向外散发,事实上人体内部的阳气是虚的。人体冬天内部的阳气比较足,夏天人体内部的阳气反而虚了。夏天人体出汗,另外吹空调吃凉的食品,寒凉直接就进入到人体。

以上三种夏季避暑您选择哪一种?
这几种汤都有避暑作用。最寒的是凉茶,属于寒性。绿豆汤是凉而不寒。酸梅汤通过滋养阴清虚热。乌梅是很好的中药,可以抗过敏,如皮肤瘙痒鼻子过敏哮喘。
                真寒假热:阳气耗的只剩一点了,漂浮到人体的头面部,阳气就上炎变成火热。这时吃清热解毒药,越吃越厉害。

吃什么能补阳气?
西瓜大家都认为是凉的,西瓜皮才是凉的,西瓜瓤是偏热的。吃西瓜皮才能去火。生瓜才去火。
鱼虾是为数不多的热性食物。鱼生火 肉生痰。
猪肉是偏凉的。

阴性的食物偏于静止。阳热性的食物偏于燥的,燥就是动。换一句话说就是:凉静热燥,靠这四个字可以简单推演一下所有的动物肉质是凉是热。如:猪不动是凉,天上飞的飞禽是热的,地上跑的牛羊等是热的。动的越快热性越高。夏天补阳吃羊肉汤好,是温补。水中带壳的都是凉的,如螃蟹。
黄赤为热。人的脸色发黄是热症,脸色发青的是寒症。
对植物 蔬菜水果也是一样。黄的 红的是热性,茄子是寒的,多数蔬菜是凉的。偏冷色的大部分是凉的。个别的韭菜例外。

肉苁蓉是生长在沙漠,叫沙漠人参。
老年人怕冷 还有便秘。肉苁蓉是老年人最好的补品。
肉苁蓉可以煲汤。可以熬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0551/69156177441.html

更多阅读

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 徐文兵黄帝内经的智慧

《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课程背景】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都已严重影响了企业家的身心健康。企业家在追逐企业发展、谋求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倾注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黄帝内经》里关于四季养生最出名的一句话。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五脏四季养生法在古人看来,设法使人体与自然和谐,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且保持健康的根本。而这种“人与

声明:《黄帝内经饮食智慧 《养生堂》黄帝内经的饮食智慧》为网友满山星光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