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答一:韵和韵母的区别
韵母
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一个汉字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成分。韵母至少要有一个元音,也可以有几个元音,或元音之后再加辅音。由几个音素组成的韵母又可以细分为韵腹 (主要元音) 、韵头 (又称介音) 、韵尾,如官〔guan〕这个音节中,〔g〕是声母,〔uan〕是韵母。韵母〔uan〕中,〔a〕是韵腹,〔u〕是韵头,〔n〕是韵尾。
普通话韵母共有三十九个,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按开头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四呼”。
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a、o、e、 ê、i、u、ü、-i(前)、-i(后)、er。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普通话共有十三个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 üe、iao 、iou、uai、uei。根据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鼻韵母共有十六个:an、ian、uan、 üan 、en、in、uen、 ün 、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普通话中的韵母共有39个,数目比声母多,系统也比较复杂。
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通常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韵腹是一个韵母发音的关键,是韵母发音过程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响亮的部分;韵头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较模糊,往往迅速带过;韵尾则是韵腹后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发音也比较模糊,但务求发到位。有的韵母只有韵腹,这种韵母在发音时,发音部位不变,始终如一,称为单韵母。有的韵母只有韵头和韵腹,发音时有一个发音部位的转换,因为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后,因此叫做后响复韵母。
韵尾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鼻韵尾,有-n,-ng两个,另一种叫口韵尾。有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对于有口韵尾的韵母来说,有的没有韵头,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前,因此叫做前响复韵母;有的有韵头,也就是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兼备,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中间,因此叫做中响复韵母。鼻韵母也有有韵头、无韵头之分。
所有韵母中,除鼻韵母的韵尾是辅音外,其他的音都是非鼻化元音。非鼻化元音的发音要点是软腭始终上升,堵住气流的鼻腔通道。如果软腭的位置不好,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中泄出,发出的元音就成了鼻化元音。在普通话中,鼻化元音只有在儿化音节中才会出现。儿化的问题将在后文叙述。
韵
yùn
【名】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同本义〖musicalsound〗
余韵徐歇。——宋·苏轼《石钟山记》
短笛无声,寒砧不韵。——《西游记》
又如:韵悠悠(声音悠扬)
归本于喉的音。即语音学所称的韵母〖rhyme〗。如:韵符(标注韵母的符号)
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rhythm〗。如:韵牌匣子(近体诗所用之诗韵,即平水韵。将韵字做成小牌,置于匣内并按韵部分匣)
气韵;风度〖charm;poise〗。如:韵度(风韵态度)
韵
韵
yùn
【形】
风韵雅致〖charm〗。如:韵人(有才华的文人雅士)
美,标致〖beautiful〗?
韵白
yùnbái
〖partsinBeijingoperawherethetraditionalpronunciationofcertainwordsis......余下全文>>
相关解答二:韵脚如何押韵?
韵脚诗入门:
学习写韵脚诗,首先,你要懂得押韵,就是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所以称为韵脚。例如:韵脚诗之内裤篇1:内裤人人有,款式各千秋,男款装球球,女款遮阴沟。全诗一、四句押“ou”韵,二、三句押“u”韵。
其次,掌握了押韵以后,你可以先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写起,因为素颜韵脚诗不严格要求你做到通篇押韵,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模仿上手,然后再参考一下王茂的歌美人,逐渐向全韵韵脚诗过渡。这里便可以把上一首素颜韵脚诗进一步演化成全韵韵脚诗,例如:韵脚诗之内裤篇2:内裤不知羞,款式各千秋,男款装球球,蕾丝送美妞。全诗通押“u”韵。
再次:掌握了素颜韵脚诗,学会了全韵韵脚诗,就代表你学会韵脚诗了吗?非也,写韵脚诗是一场文化苦旅,你必须熟读唐诗三首,默背宋词和元曲以增加你的文学休养和才能,有了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你才能在创作现代韵脚诗之时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而不是无病呻吟,把境界高超的韵脚诗写成满纸堆砌、不知所云的打油诗。总之,你要学会谦虚,多读,多看,多写,多练,多体会和感悟,苦心人天不负,终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代了不起的诗人。
最后补充一点,等你的韵脚诗达到炉火纯青之时,可以适当参考“韵脚大全”软件,这是一款专门针对韵脚诗创作者开发的软件,辅助你查找韵脚相同的字,不太建议初学者使用。
相关解答三:岩韵的岩韵
一般地说,YEN flavour 武夷岩茶具岩骨花香韵味特征,在冲泡七八次之后依然有浓重的茶香,这种现象就叫岩韵。岩韵的出处: 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号称茶皇的乾隆有诗《冬夜烹茶》恭录如下——清夜迢迢星耿耿,银檠明灭兰膏冷。更深何物可浇书,不用香醅用苦茗。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1)。葵花玉夸旧标名,接笋峰头发新颖。灯前手擘小龙团,磊落更觉光炯炯。水递无劳待六一,汲取阶前清渠井。阿童火候不深谙,自焚竹枝烹石鼎。蟹眼鱼眼次第过,松花欲作还有顷。定州花瓷浸芳绿,细缀慢饮心自省。清香至味来天然,咀啜回甘趣逾永。坡翁品题七字工,汲黯少憨宽饶猛。饮罢长歌逸头豪,举首窗前月移影。1:骨鲠二字被学界认为是岩韵的原形,乾隆也被认为是悟出岩韵的第一人。 “岩韵”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岩骨”、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而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亦是茶树立地条件好,一般都生长在砾质沙壤的茶园中更为突出。“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因此同等条件下,不同的茶树品种,岩韵强弱不同;非岩茶制作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岩韵;精制焙火是提升岩韵的重要工序。岩韵特征的体现和感觉描述: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茶叶耐储藏)。 高明的茶师把武夷岩茶的“岩韵”归纳总结为“香、清、甘、活”四个字:香: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兰香、清香、纯香、表里如一,曰纯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这四种香绝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纯辛锐,幽雅文气香高持久。清:指的是汤色清澈艳亮,茶味清纯顺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纯无杂,没有任何异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岩茶种的凡品。甘:指茶汤鲜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为“苦茗”。活:指的是品饮武夷岩茶时特有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在“啜英咀华”时须从“舌本辩之”,并注意“厚韵”、“嘴底”、“杯底留香”等。一般的岩茶都可体现“香”,等而上之才体现“清”,再上之才表现出“甘”,最佳者才表现为“活”。后者都包含有前者的特征,有前者的特征就未必能体现后者的特征。所以真正好的武夷岩茶应该是以“活”为上。正因为武夷岩茶具有”活、甘、清、香”,妙不可言的“岩韵”,所以蜚声四海,誉满九州,令古往今来的茶人爱的如醉如痴。
相关解答四:朱韵韵Angelchu是谁
你说的是香港的新人么?
相关解答五:什么是押韵、韵脚、脚韵?
韵脚是每一字的韵母,也就是汉语拼音中的韵母
比如
枯藤老书昏鸦ya
小桥流水人家jia
古道西风瘦马ma
夕阳西下xia
断肠人在天涯ya
可以看到,每个拼音的后面都会有a的韵母,这就是韵脚
二、一篇(首)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脚相同的字,这就叫做压韵。因为压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
比如上面的诗就压韵
相关解答六:韵文押韵的韵指什么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
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相关解答七:什么叫做韵、韵部和韵目?
韵指韵母中不包括韵头的部分,古代的时候韵还包括声调的成分,同韵的字必须同声调。现代押韵一般不考虑声母、声调和韵头,也不要求韵腹、韵尾完全相同,在韵的归并上,相同、相近的韵母经常可以一起押韵,可归为一个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 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 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 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韵的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1.韵部——就是可以彼此押韵的汉字分成的类别2.韵式——就是押韵的方式,即在诗里的什么地方用韵及用什么方式来配置。除了哪些诗句、诗行用韵及用什么韵(包括不同的韵调)之外,还涉及阳韵、阴韵的区别,也包括诗句最后一个节奏单位的字数(单字结尾或双字结尾,或者字数更多)。韵部是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大类。韵目是韵部的名称(一) 韵 部 为了押韵的需要,我们把汉字归纳成若干部,叫做韵部。 那么,哪些字属于同一韵部呢? 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有不同的标准,而古典诗歌用韵的标准又由于时代不同而有差别。这种情况,是语音的变化造成的。 下面就对现代汉语的韵部作一点介绍。 “韵母”、“韵”和“韵部”这几个术语,其实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有37或38个韵母: - i ①,i,u,ü,er;a,ia,ua;o,uo;e;ie,üe;ai,uai;ei;u(e)i;ao,iao;ou,i(o)u;an,ian,uan,üan;en,in,u(e)n,ü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诗歌的韵却不能分那么细。比如 an,ian,uan,üan 这四个韵母,里面共同的部分是 an ,就合并成一个韵。结果,剩下的就只有“十八韵”了。 其中有些韵包含的字很少。所以,作为诗韵,把一些字少、音又相近的韵再次合并起来: 1) o ( uo ) 和 e 合并; 2) i,ü,-i,er合并; 3) eng(ing,ueng) 和 ong(iong) 合并。 最后归纳为十三个韵部,这就是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所用的“十三辙”押韵法。所谓“辙”,是民间对韵部的习惯叫法;“几道辙”就是几个韵部;“合辙”就是押韵。每道辙有一个名字,是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字作为它们的称呼。这十三个韵部的一般叫法是: 发花辙 ( a ) 梭波辙 ( o ) 乜斜辙 ( ê ) 姑苏辙 ( u ) 一七辙 ( i, ü, -i, er ) 怀来辙 ( ai ) 灰堆辙 ( ei ) 遥条辙 ( ao ) 油求辙 ( ou ) 言前辙 ( an ) 人辰辙 ( en ) 江阳辙 ( ang ) 中东辙 ( eng, ong ) 还有儿化韵,就是卷舌韵。在十三辙押韵法中,除了十三道大辙之外,还有两道“小辙儿”,就是最主要的两个儿化韵部: 小言前儿 ( ar ): ar 例如: 把儿(bàr) iar 例如: 架儿(jiàr) uar 例如: 花儿(huār) air (→ar) 例如: 盖儿 (gàir ) uair (→uar) 例如: 块儿 (kuàir ) anr (→ar) 例如: 杆儿 (g??nr ) ianr (→iar......余下全文>>
相关解答八:hui的韵头韵腹韵母分别是?
hui
韵母:ui,韵头:u,韵腹(尾):i.
相关解答九:韵、韵母、韵部有什么区别?
1、“韵”有多个义项:①一个音节的收音即韵母,如题中的韵部、押韵,还有叠韵、韵脚、韵尾等。②好听的声音,如琴韵悠扬、松声竹韵。③情趣,如风韵、韵味、韵致。④气派,风度。 “韵母”是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每个韵母都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不一定有。余不细述。 “韵部”是韵书中把同韵的字收归一起成为一部。如《广韵》分韵为206部。 因此,三者的相同之处是都与韵母有关,“韵”的含义中包括了韵母,“韵部”有时又称为“韵”。它们的区别之处是含义的范围不同:“韵”的含义较广,如上所述;“韵母”仅指一个音节线性序列中除声母以外的部分;“韵部”是同韵字的群体。 2、押韵指的是作韵文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即用韵部相同或相通的字。“押韵”亦作“压韵”。诗歌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而且能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3、“十三辙”也叫“十三道辙”。明清以来许多北方戏曲和曲艺如皮黄、鼓词等用韵的十三个韵部,一般指中东、江阳、衣期、姑苏、怀来、灰堆、人辰、言前、梭波、发花、乜邪、遥条、由求等十三韵部。 我在本栏目中回答“诗词声律”时,已经探讨了《广韵》至《中原音韵》的发展概况。自清代以来,有过一些反映近代语音系统的韵书。在近代韵书及其韵部体系中,以民间形成的“十三辙”比较科学。 秦似根据“十三辙”编著了《现代诗韵》,归纳为十三部:一花部,二歌部,三些部,四姑部,五衣部(包括衣韵、居韵),六开部,七飞部,八高部,九收部,十山部(包括山韵、天韵),十一根部,十二方部,十三东部(包括东韵、声韵)。 现代诗韵和词韵与旧体诗词的韵之间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语音的变化,以及由繁杂到简明。我们写诗填词,依照《现代诗韵》十三部即可。
相关解答十:如何学韵?
一、近体格律诗
我国古代的诗歌,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到了唐朝,诗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因为这种受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约束的诗体是新近形成的,所以唐朝人称之为“近体诗”,而把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诗体。称之为“古体诗”,“近体诗”称之为“格律诗”,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
“近体诗”,前人概括为四句话:“限字限句有定数,平仄相间要协调;对仗恰当要工整,用韵韵部要统一”。如果网友们喜欢“近体诗”的韵味,那么不妨下点功夫,弄明白这四句话。如果不喜欢格律约束,就写现代诗好了。
1、、什么是“绝句”?
通常说“绝句”,是指近体诗的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和五言绝句“五绝”。不包括古体诗的七言四句古体“七古”,和五言四句古体“五古”。
2、绝句的句式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常见的各四种基本句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注()内可平可仄
其组合起来也就是各四种格式
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二)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三)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格式(四)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一)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二)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三)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四)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3、简说什么是平仄
平仄声是诗词格律的基础,也是初学者最为头疼的事。来琅琅上口不必非用平水韵。对于初学者来说,知道了汉语拼音中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即可,至于入声,那就学中慢慢掌握。
4、简说什么是押韵
写诗要求押韵,按照格律,一首诗的用韵应统一。也就是说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不能无韵或押其它韵部的字。初学者应当买一本韵书《佩文诗韵》(平水韵),或从网上下载。一般常用字可以在《佩文诗韵》找到。绝句和律诗的首句,一般是可以押韵的,也可不押。第二、四、六、八句末尾字必须押韵。做诗如果没押韵,叫出韵或落韵,在古代科考时,出韵则判不及格。写诗要押平声韵。现代人写诗,可以按《平水韵》,也可以按现代汉语拼音的新韵,但不可混用。
5、律诗
律诗分为两种,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通常所讲的七律或是五律是指每首八句的律诗,另外七言排律和五言排律,是指在八句以上的长律。顾名思义,律诗和绝句一样是格律化的诗体,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除了开头和末尾两句以外,所有的句子都要两两对仗,同时也不得押错韵,哪怕是长达数百句,也要遵循这个规定。
6、黏(粘)和对
诗的一、三、五、七等奇数句称为上(出)句,反之,偶数句为下(对)句。上句与下句平仄相反......余下全文>>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