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为什么叫诗鬼
唐朝李贺也许算不上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他可以说是最不幸的诗人。身怀诗才却一生不得志,27岁就早早驾鹤西去,这应该是后世被称他为“诗鬼”的原因之一。
李贺画像
首先,这个称号是对李贺在诗歌方面天赋的肯定,所谓“鬼才”。据说他七岁就能写诗,已名动京城。当时的大文学家韩愈和皇甫湜不信,就前去拜访。于是,两人给李贺出题,他也不紧张,拿笔就写下了一首《高轩过》,先说两位大人来时多么气派,在盛赞他们的学识和地位,最后说明自己的处境和抱负。虽然现在认定这首诗是李贺二十岁时所作,但也能说明他年少有诗才,声名远扬。
可惜有如此大才的李贺一生却十分不幸,怀才不遇仕途不顺,使他悲愤,二十岁就已经“一心愁谢如枯兰”;之后妻子的早逝,又加剧了他的感伤。最终李贺只在世了27年就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李贺是极具想象力的浪漫主义派,他的诗歌常常涉及神仙和鬼怪。同样如此写诗的还有“诗仙”李白,与他不同的原因在于李贺诗歌的感情多是悲伤、苦闷的,这与他的境遇和性情有关。因此,李贺可以说是向死而写诗,是在用鬼眼在看人间,“诗鬼”名副其实。
此外,“诗鬼”之名与李贺本人的长相大概也颇有关系。据记载,李贺长相十分奇特,也可以说是丑陋,身材纤细瘦弱,几乎长到一起的眉毛,手指很长像鸡爪。这不像鬼,像什么呢。
将进酒李贺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贺所写的一首乐府诗,共十三句。前面用了大量的诗句来描写来宴会上美酒佳肴、轻歌曼舞之奢靡,仿佛人生之乐不过如此,最后笔锋一转,情绪立马变得凄凉,以死亡来抒发人生的悲苦。
《将进酒》
全诗前九句都是对宴会场景的描写。前三句是美酒,琉璃做的杯,琥珀色的酒,都是酿酒的槽床里滴出来的名贵红酒,浓红似珠;第四句写佳肴,煮龙肝,爆凤髓,油脂发出的声音仿佛是在哭泣;第五句写装饰,厅堂里刺绣的罗帏帘幕,好像围住了室内的带着香气的风;后四句写音乐歌舞,吹的是龙笛,击的是鼍鼓,歌女皓齿轻启,舞女细腰如蜂。这大段有形有色、辞藻华丽的描写,这场宴会就成了人间极乐一般。

后两句解释了宴会的原因,是春光将逝、日头将暮,而外面院子里桃花飘落,散了满地,像是一场鲜红的雨。所以其实宴会是事出无因,只是无聊而已。这两句,尤其是“桃花乱落如红雨”一句从感情基调上讲十分凄凉,把全诗的感情从之前奢靡宴会的享乐慢慢沉了下来,毕竟时光留不住。所以人能做的就是及时行乐。最后两句诗人劝世人还不如整天喝个酩酊大醉,反正即使是嗜酒如刘伶,死后也不过是一抔黄土,想喝也喝不到了。
全诗从前九句到后四句的情绪变化很大,最后一句更是直接使用了“坟上土”这样的词,是将生前的享乐与死后的悲凉形成对比。不过这生前的快乐也只是虚像,内心实质的空虚苦闷是不会少的,所以除了死后苦,生亦何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