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水的组成

 

知识点总结
  本节包括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电解水的结论、化学方程式三个知识点。知识的特点是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得到的水的组成,知识较复杂,但结果很简单,主要是记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把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产生的气体少,负极产生的气体多;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电解水的结论: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常见考法
  实验是探究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本知识点主要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加以知识整合,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主要题型为实验推断题,解题的突破口是试管中气体的体积多少。
 误区提醒
1.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因为:
(1)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2.电解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它们本身并未参加反应。
3.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不能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因为水中没有氢气,也没有氧气,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
4.电解水所用电源为直流电。
【典型例题】
例析:
  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图7-7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电源的A为______极,B为______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可以用______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可以用______检验;C、D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解析:
  观察图示知D试管中收集气体的体积大约是C试管中的2倍,可推知: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C试管中是氧气。由此可判断A为正极,B为负极。因C、D试管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2,且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所以C、D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也为1:2。
答案:
  (1)正,负 
  (2)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氢气,点燃的木条,1:2 
  (3)氢元素和氧元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1351/482380348364.html

更多阅读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视频

2008年10月《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以通电分解水的微观过程为载体,渗透各个知识点:水的组成、水资源状况,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物质的简单分类。其中,水的组成、水资源状况内容较少也较简单,可交由学生独立完成复习工作。本节课的重点在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方案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方案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中学 黄丽娜一、概述《水的组成》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的内容,在上一单元学习空气、氧气的基础上,本单元要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另一种常见的物质——水。通过对水在自然界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水的组成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课题:酸和碱的性质(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与定位课型:新授课 一课时学生信息分析: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

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一:水的组成教学反思1、设计思路:《水的组成》这节课我的设计是以电解水的实验为载体,通过对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观察、分析,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从元素的初步认识中引出物质的简单分类。教学时,学生根据实验中的体积比、两种气体的检

水的组成说课稿 5的组成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数学《5的组成》优秀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5的组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大班上册数学《5的组成》)。  二、课题及设计意图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具有初步的计算能力,为了

声明:《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水的组成》为网友青灯有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