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资讯编辑 来源:重庆晨报
他根据古书准确地预测到湖北去年大旱和今年的大洪水
他对重庆的一些天气预测,甚至比中央气象台还准确
他预测湖南、海南、云南月底强降雨,不知这次准不准
7月24日,中国广播网发布消息:“24日上午,长江上游洪水持续升级,流量增至每秒6.9万立方米,强度超1998年长江洪峰,创今年汛期新高。”
家住九龙坡西彭镇的退休工人周承根说,早在去年,他就根据气象古书预测出了“2012年湖北大洪水猛于1998年之洪魔”,并将预测意见寄给了湖北气象部门。今年4月9日,湖北省气象局预报处致信表示感谢,并说将重视其预测意见。
“准确地说,不是我的预测,我只是在古书中发现了古人的预测。”周承根说。
奇人
据古书预测到多次旱涝
周承根,今年67岁,头发花白。昨天上午,他将《田家五行选释》等资料找出来放在茶几上,仔细翻阅着。他年轻时曾当过中学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后来到西铝当了一名工人,兴趣爱好广泛。
周承根与湖北有缘,其妹在武汉青山区。去年5月,他接受湖北《长江商报》采访时就预测当年湖北大旱和2012年将暴发大洪水,理由是古书中记载:“壬辰遭水患,平地撑船去,高下尽遭伤,夏月龙相斗;早稻得丰收,晚禾泡斯朽。”
今年初,周承根将预测意见寄给湖北气象部门,希望能对湖北的防汛抗洪起到参考作用。湖北气象部门对此很重视,回信表示会根据当地水文资料、气象气候资料等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回信的末尾还盖着鲜红的公章。
周承根解释说,1952年与2012年都是壬辰年,但天干地支等略有差别,1952年闰的是五月,而今年闰的是四月。所谓“高下尽遭伤”指的是我国的南北方,在地图上看就是“高和下”,前几天北京遭遇暴雨印证了这一点,而南方现在也同样面临着暴雨侵袭。“夏月龙相斗”是指夏季多雨,所以早稻的收成会很好,而晚稻可能面临水害。
周承根自称是“半路出家”,他在1989年买下这本定价1角7分的《田家五行选释》,到了9年后的1998年洪灾前后,他偶然翻到了其中关于天气的预报,发现书中的一些预言得到印证。
该书为江苏建湖县“田家五行”选释小组选编,197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84页,分天文、地理、草木、鸟兽等类别,内容涉及天气、气候、农业气象、物候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气候变化前各物征兆,从不同侧面用农谚总结出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规律。
光是这一本书不够,周承根的参考资料还有《上元甲子六十年》、《钦天监》、《协纪辩方》和《易经》等,大多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出版的。“《田家五行选释》是我的入门书,另外还参考了万年历等。” 传奇
有些预测比气象局还准
西彭镇民生小区内,认识周承根的人很多,但知道他有这种本领的人却很少。在周家,还摆放有我市报纸在2005年7月对他的报道。2005年7月14日,央视天气预报称重庆15-17日将出现连晴高温。但周承根却根据“田家五行选释”气象书记载的“农历六月初三有雨,一直到立秋多阴雨”,预测到:重庆的七月将是多阴雨天气,而并非连续高温,结果当月15日的确有雨。
“经过多次实践,我的预测有时比气象局还准。”周承根自豪地说。
这个是不是迷信?周承根说,他不这样认为,因为古代以农历作为历法,讲究天干地支纪年。很多气象农谚现在还在使用,说明了经过漫长记录、观察下来的规律还是有它的道理,“我想古人根据大量经验再进行总结,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些规律,加以总结就进行了长远预测。”
经常在报上亮相是不是有个人炒作目的?周承根说,自己只是希望这些有用的智慧得到发扬,对各地的防汛抗旱有帮助,作为一个退休工人,自己并没有想那么多。

预测
月底带“南”省份强降雨
《田家五行选释》上面记载了“荷花提早开,未来雨偏多”、“鸡不出笼有雨淋,蜜蜂出窝要天晴”等类似民间谚语的短句。周承根说,根据这些短句来观察自然,就可以准确预测天气。让他感到神奇的是,在这些农谚的板块后面,有根据年代记录等各种气候型预测。“丁丑雨水周,鱼鳖路上游,夏后雨冲楼。”推算这句话里的“丁丑年”正好为1998年。“辛卯栗满村,秦淮遭饥饿,吴燕干涸频。”根据天干地支的方法,辛卯年正好是2011年,所以他认为古书中预测到了大旱,虽然不是湖北,但江浙一带的确异常少雨。
按照古书中预测,今年7月30日、31日和8月1日,与“南”相关的湖南、海南、云南和带“龙”字的黑龙江等地,还将有强降雨。因为按照他的理解,南方属火,“水火相克”。“我估计强度可能会更大,大家到时可以印证一下,看古书中所载有没有道理。”
周承根准确预测到了湖北今年大洪水,引起气象部门重视,并回信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