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喜欢的女人
关羽喜欢的女人到底是谁,众说纷纭。
貂蝉像
首先,邓小秋先生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关羽的神秘妻子到底是谁》。书中提到在淮剧《关公辞曹》中,曹月娥成为了关羽的妻子。而曹月娥的身份原是曹操府里的使唤婢女,后来成为了曹操的干女儿,曹操做媒把他的干女儿许配给了关羽。但是,关羽并不喜欢她,最后离开了曹月娥。曹月娥知道了这件事情,追上关羽希望能和她一起走,但是关羽不同意,曹月娥最后用剑自尽了。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曹月娥并不是关羽喜欢的女人。
但是,根据裴松在《三国志》中曾经标注了一个《蜀记》,写的是关羽喜欢上了吕布下属秦宜禄的妻子杜氏,正逢曹操要打吕布,关羽就希望帮助曹操打败吕布后,能得到那个女人,曹操同意了。关羽甚至在攻打吕布之前特地去提醒曹操,关羽的举动让曹操很好奇,就想知道究竟是怎样一个女人让关羽这么牵挂。曹操看到杜氏,见杜氏貌美,便占为己有自己把杜氏纳为自己的侧室。
但是在一些戏剧里,关羽和貂禅也有绯闻。戏剧里说到,在吕布被打败之后,张飞就把擒获的吕布最喜欢的小妾貂蝉送给了关羽。关羽见到了貂蝉的容貌,又想到了英雄难过美人关的典故,恐貂蝉是一个红颜祸水,于是就让貂蝉自尽了。
但是也有野史说,关羽其实有一个妻子,名叫胡金定。而且最后胡金定还怀了孕,生了一个孩子叫关索。但是胡金定是不是关羽喜欢的女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所以说关羽喜欢的女人到底是谁,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
关羽的传说
关羽的传说在民间有很多。都是从由乡里的百姓一起创作的,经过长时间的变化,在经过不断的加工,日益完美。关羽的传说故事内容很丰富,从关羽的出生、名字的来由、他的主要活动和死后的鬼魂显灵等等应有尽有。在民间,百姓非常崇敬和崇拜关羽,称呼他为神圣帝君。
关羽图片
传说一说关羽是南海龙王的转世。有一个地方叫解州,而这个地方好几个月都没有下雨,农作物都无法生长,名不聊生。那里有一个棋艺高超的老和尚,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个红脸大汉要和他比赛,两个人连着下了很多局都没有分出高下,大汉要求继续,但是老和尚说他自己心烦意乱。大汉问他原因,老和尚说因为不下雨,庄稼活不了,担心百姓无法生活。红脸大汉听了就表明身份,说自己是南海龙王,因为玉帝不同意这里下雨,所以他也不好违抗命令。老和尚听了立即跪倒,苦苦恳求龙王,希望龙王能解救百姓。龙王见老和尚态度诚恳,就答应了,他提出让老和尚在下雨之后接起盐湖水中冒起的红水,老和尚满口答应。言罢,龙王转眼不见,随即大雨倾盆,干旱得以解除,百姓也得救了。雨停之后,老和尚果然在湖边接到一桶红水。百日之后,老和尚打开一看,就见一个红脸的小男孩从桶里面跳出,这个人就是日后的关羽。
民间传说还有很多,还有其他传说说关羽是火龙星降世,还有的传是草龙变化。
关羽是怎么样的人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近乎神话的人物,他武功盖世,智勇双全,且义薄云天,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定位。
关羽剧照
然而纵使被称作关圣大帝,在历史上,关羽也只不过是一介凡人,既然是凡人,必定有其不够完美的一面,关羽的缺点就在于自视甚高,刚愎自用,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属于在职场中有人际交往障碍的一类人,顺风顺水时固然春风得意,可一旦面临困境,则很难有人对其伸出援手。
众所周知,关羽中年遭遇了败走麦城的“滑铁卢战役”,只这一次重大的失败,便将他引向了死亡的归途。当初刘备千辛万苦取得荆州这一战略要地,出于信任,将守土重则交于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关羽却狂妄自大,忘了骄兵必败的古训,竟不设城防,顾自出兵攻打曹军驻守的襄樊地区,结果被孙权的东吴大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致使来之不易的荆州三郡相继失陷。
纵横疆场多年的一代战神遭遇如此惨败,其内心的挫败感可想而知。败走麦城的一路上,孙权派吕蒙暗中施计,扰乱蜀军军心。关平差廖化前去求援,然而平日为人狂傲的关羽从不屑于搞好人际关系,此刻别人乐得隔岸观火,哪肯前来救助。关羽最终决定孤注一掷,率部自麦城北门突围。这个过于冲动的决定,最终为他招来了灭顶之灾。
逃亡路上,屡次遭东吴大军埋伏截杀,关羽所部伤亡惨重,关羽父子力战不屈,最终被俘。孙权劝降未果,下令处死,关羽父子双双被推出营门外,于临沮英勇就义。
历史上关羽的武器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器是什么?众所周知,是青龙偃月刀,关公提着这柄沉重的长柄大刀,乘坐骑赤兔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自古流传,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为经典的古代大侠形象。然而,真实的历史是否真是如此呢?一个体重不少于一百三十斤的成年男子,携带一柄重量不下八十斤的长柄大刀,策马而行,这样的情景在三国时期果真出现过吗?现代科学考证的结论,大抵是子虚乌有吧。
关羽剧照
其实长柄大刀在东汉末年尚未出现,这种兵器最早出现在隋朝,盛行于唐宋时期,因其分量沉重,不易携带,因而在两军交战的情况下多半不使用,至多是作为仪仗队或军队操练时使用的兵器。
在冷兵器时代,一般而言,战场对敌时使用的武器,要以轻便趁手,利于使用者发挥武艺为大原则,所以,就这一层意义上来说,青龙偃月刀虽符合英雄人物的定位,却未必适用于战场对敌。
例如,《三国志关羽传》中有关于关羽阵前斩颜良的一段记载:“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通过这个“刺”字,不难窥见关羽所使用的兵刃,绝不可能是如青龙偃月刀这般的“重型武器”,反而比较有可能是短刀或矛之类的轻便武器,是以,关公与青龙偃月刀的故事,多半是后人杜撰的吧。
关羽为什么会死
论三国一众豪杰,智勇双全的关羽是当之无愧的真英雄。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如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伤等,无一不尽显其神勇盖世,无惧艰险的英雄本色,可以说,关羽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是中国传统意义上英雄主义的完美化身,不愧为后世景仰的关圣大帝!然而,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最终因何殒命,他死后又魂归何处呢?这便要从著名的典故“关公大意失荆州”说起。
关羽剧照
众所周知,关羽武功盖世,且智慧超群,然而这样的人往往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便是自视甚高,为人狂傲,刚愎自用。赤壁之战后,刘备回到巴蜀,临行前派关羽驻守荆州五郡。关羽自恃地形险要,只派少量兵马留守,自己则出兵攻打曹操大军驻防的襄樊地区。
由于其好大喜功,未提防孙权派来的吕蒙乘虚而入,偷袭了荆州三郡,如此一来,南郡、武陵、零陵相继失陷,刘备千辛万苦得到的战略重地荆州三郡,顿时落入孙权之手。由于关羽的大意轻敌,致使荆州之战惨败,这也为他自己提前掘了坟墓。
孙权拿下荆州后,东吴军队士气高涨,关羽却俨然成了败军之将,一路溃逃至麦城,被吴军四面包围,身陷绝境。由于关羽平日为人狂傲,人缘不佳,此刻生死关头,哪有援兵肯来救助。关羽不愿困死麦城,遂率二百余轻骑,从麦城北门突围。未走多远便遭到伏兵截杀,关羽父子被俘。孙权爱关羽才德,前来劝降。关羽不从,厉声怒骂。孙权无奈,下令处死关羽父子,一代战神终殒命,留下了败走麦城的千古憾事!
关羽诗
说起关羽,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三国演义》中那个三缕长须,面色朱红,手持青龙偃月刀的盖世英雄关云长,千百年来,关圣大帝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忠义仁勇与崇和尚德的一代战神关羽,无疑是中国古典英雄主义形象的杰出代表。
关羽剧照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雅士作诗缅怀这位义薄云天的传奇人物,留下数之不尽的传世名篇。在众多佳作中,尤以一首《寿候亭》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一字浓眉似卧蚕,飘飘随风五缕髯。傲视天下丹凤眼,青龙偃月刀光寒……”一首朗朗上口的七律,开篇就写尽了美髯公威风凌凌的潇洒气度与傲世天下的壮志豪情。
相传寿亭侯乃是关羽生前被封的爵位,虽说这个封号是曹操为笼络关羽而厚加恩赏的结果,然而就关羽本人的文韬武略才华出众来说,也的确名副其实。《寿候亭》中所描述的“立斩华雄酒未冷,三战吕布成美谈。名将颜良如卖首,豪杰文丑亦枉然”等诗句,通过总结关羽斩华雄、诛文丑、三战吕布等战功赫赫,赞叹其武艺超群胆色过人,堪为当世英雄之表率。
在关羽众多广为流传的英雄事迹中,以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等最为脍炙人口,笔者记得儿时,每每听家里老人讲起三国名人关羽的故事,内心都会油然升起一种敬意,在中国古代大侠的名录中,关羽注定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响亮名字,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追思,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内心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