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在秋 祠 刘禹拉稀 (自我言 晴空一 便)
迢迢牵牛星 (整诗注意用谐音去看图)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擢(zhuó):举
札(zhá)札: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zhù):织机上的工具
章:这里指布匹
观沧海 (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变淡淡水河色 耸痔 重)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曹操:字孟德,汉末丞相,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尊为魏武帝。是汉末建安代表诗人。
2.碣石:山名。指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3.澹澹:水波摇荡貌。
4.竦:同耸。峙:挺立。
5.星汉:银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王昌龄你心里可明白?)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叫,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子规:即杜鹃鸟。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坼”(音撤、掣),裂开。
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交流。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黄鹤楼、鹳鹊楼)。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垂緌(ruí):垂着触须。緌,原指冠缨,古代士人系于颔下的冠缨犹如蝉的须。
藉:凭借、依靠 藉音借 又[声名狼藉]
提示:蝉,垂流居高飞,鱼是难!
古诗词简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
孤雁 杜甫 (是孤雁,我杜缚!)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头自谐音记:孤飞谁相望?哀也鸣!
孤蛋离群的大雁不喝不啄食,飞行过程中鸣叫不断思想雁群。有谁可怜那孤雁的身影,它离群与它们相隔万重云。望着孤雁远去消失,但似乎还能见到(它形单影只),哀愁多好象又听到悲鸣。野鸭没有大雁这样的意气和情绪,只是乱糟糟的聒噪。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评解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前两句是倒装句。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
花自飘零水自流。
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
……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注释
① 玉簟:光华如玉的席子。
② 玉簟(dian)秋:指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猜两幅对联和打字:
一人有二女(打一字)
提示: 四面…归…,万家…心头。 青山……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