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书法 晚清政坛翁同龢简介 翁同龢的书法欣赏

翁同龢简介

翁同龢,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艺术家。对于他的书法,幼年时期多以欧、褚的书法为学子,中年时期则致力于颜真卿的书法。以书法而闻名,晚年沉浸于汉隶,在同光书法家中名列第一。当时的书法家都对他的书法造诣十分敬佩。

翁同龢照片

翁同龢是晚清政坛的重要人物,先后担任了同治、光绪两代的帝师。在光绪时期,因为卷入了政治斗争中被慈禧太后罢了官。让他首次出任是在光绪八年时期,第一次担任了军机大臣。在担任起主要参与了两项重大政治斗争革命,其一就是参与了处理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其二就是参与中法越南交涉的相关事宜。

其次在生活爱好上,比较很喜欢藏书和学习书法,并且在这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在京为官将近40多年,在他的书法中,最擅长的就是楷书和行书,同时也深得颜真卿书法的精髓,写出了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作品,形成了翁氏独特的书风。因此他的作品在清代书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他的评价也是很高。

关于他的故居,现在叫做“翁同龢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开放于1991年11月1日,到目前为止,翁同龢故居是保留比较完整的,具有江南风格的官僚住宅。也就是在这里翁同龢过了他的青年时期。直到1990年,他的玄孙美籍华人翁兴庆将这座故居捐献给了国家,并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翁同龢日记

《翁同龢日记》一书起自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迄于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这本书里主要记叙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的史事及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翁同龢,他是晚清政界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日战争,戊戌变法中都参与了重要活动。

翁同龢书法 晚清政坛翁同龢简介 翁同龢的书法欣赏

《翁同龢日记》一书

这本日记也被誉为晚清的三大日记之一,其中的内容相当丰富,但据一些学者考证,关于其中记载的有关于戊戌变法和维新派的内容有被删减过。翁同龢所撰写的《翁同龢日记》又称之为《翁文恭公日记》,这本书对后人来研究清朝的历史,尤其是晚清时期以来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起着非常重要的文献查阅作用。就连同许多国外的历史学家都很是关注这本书。像日本、韩国、美国以及大陆的台湾和香港的一些历史学家对这本书颇有研究。

这本书记载的大多数日常的琐事,却让读者可以对当时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作为“日记”,关于他自己的坚挺生活,日常琐事必然是日记中的一部分。翁同龢身为帝师,饱读诗书,博采多学,本应爱严于律己,然而通过这本日记就能看得出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日记记载,他与他的妾室经常发生冲突,甚至有一次因为妻妾不合,竟然将茶具扔向了他的妾室,将妾氏打至头破血流。像这样类似的日记,让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了解作者的为人,和当时的社会风气。

翁同龢书法

翁同龢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一生伴随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并且还参与其中。不仅如此,这位清朝重臣还赢得了许多美誉。年轻时就考了状元,晚年在维新运动中,积极支持变法,被尊称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此外他还喜欢画画和写诗、书法,其中他的书法很是著名。

翁同龢书法作品

或许是他从小受家庭因素的熏陶,使他从小就非常喜爱学习书法,现在能够从他的作品上看就能够看得出,他的书法里具备了颜真卿的形貌,但又有刘墉等人的风格,笔法随意,结构比较宽博开张,还有些字词融汇了赵、董之意。

在翁同龢的书法里,他最擅长的就要数楷书和行书了,他的书法在清代书坛上占有重要位置,评价也是相当的高。书法家沙孟海先生就曾在一文中指出:“他出世最晚,所以能够兼收众长,把颜字和北碑打通了。这是翁同龢的特色。”他的书法作品有一种碑气,自然的形体,敛约的点划,空灵的章法形成了他书法的主要特点。他早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书法,博采众长。潜心揣摩颜真卿和北魏碑版,参考学习。其次还吸收了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的书法长处,

将他们的长处学以致用,融合到自己的书法当中。他继承了颜真卿书法的精髓,写出了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作品,形成了翁字的独特书风,成为一代具有较大意义的书法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1951/19191449364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翁同龢墓 翁同龢纪念馆

原文地址:翁同龢墓作者:reve翁同龢墓:在江苏省苏州常熟市虞山西麓。文保碑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翁同龢墓在虞山鹁鸽峰。翁同龢卒后葬翁氏新阡,其父翁心存墓左侧,封土直径4.3米,存高1.2米。冢前之碑,为宣统元年(1909),“恩准开复

王忠良:给你看一个真实的翁同龢

王忠良:历史人物要有现实意义才能“活”在当下□黄洁王忠良,男,1968年11月生,江苏常熟人。现任翁同龢纪念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常熟历史文化及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多次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合

苏州常熟 之行2 :翁同龢墓、黄公望墓、四高僧墓、兴福禅寺

苏州(常熟)之行(2):翁同龢墓、黄公望墓、四高僧墓、兴福禅寺与瓶隐庐隔街相望的,便是“翁氏新阡”,这里曾是翁同龢祖母、父亲、哥哥的长眠之地,后来,这里也成了翁同龢的百年之所。翁心存,字二铭,号邃庵,翁同龢之父,曾任工部尚书、吏部侍郎、兵

翁同龢名字的出处? 名字的出处

我们张家的历史,有大量内容是尚书翁同龢保存下来的,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特别感谢他的记载,虽然当初他并无此意。我一直在猜想,翁同龢写日记,应该和他的妻子汤氏的去世有关,汤氏名汤松,浙江萧山人,她爷爷就是为我们写宗谱序的汤金钊,汤氏与翁同

翁同龢-----光绪帝的老师 光绪帝的老师

清代书法家。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卒后追谥文恭。

声明:《翁同龢书法 晚清政坛翁同龢简介 翁同龢的书法欣赏》为网友妄言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