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禅集锦(1004)
转载摘录 妮子雷瑊君天涯社区
不管什么样的人生轨迹,人生都承担着了解生命的责任,成就一份客观的人生观,用一种善意和真诚,去看待这世间所有的事物,能够去经历,也能够去义无返顾,这一场生死的过程,在于珍惜,也在于感恩,努力的活好每一天,才不辜负人生这一场含辛茹苦。
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
一个好的制度能令坏人不敢为恶,甚至变为好人;而一个坏的制度却完全可以让一个好人也变成了坏人。因为人是特定文化环境熏陶下的产物。真正获得自由及懂得自由意义的人,他才会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维护自己的自由也维护别人的自由。
好心情是一种修养。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现实生活中,那些有良好修养的人却总能给别人以光明和温暖。为自己创造一份好心情是睿智聪明的表现,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而愁苦、钻牛角尖,只能是自己折磨自己,最终也于事无补。有了好心情才能善待自己,更加热爱工作和生活,勇敢地面对现实,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也许,你正狂热追求的,并非你真正想要的,只是迁就了别人或社会;也许,你正为之肝肠寸断的,未必是你真正想爱或该爱的,只是一时的不甘心。坐下来,静赏花开水流,心静了,自然就看清了。笑看花开,是一种宁静的喜悦;静赏花落,是一份随缘的自在。
佛教微语:什么叫真正的放下?就是有一天,当你再次面对你过往的难堪,你憎恨恼怒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动念,坦然面对,一笑了之。即便别人在你面前,复述你过往种种不幸时,你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心里一丝涟漪都没有了。放下,莫过如此。
恒路法师【孝养父母】佛教中,孝养父母是最基本的善法。学佛人,当以孝为本。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福田,孝养父母与供养佛的功德无二无别。若不能孝养父母,则是人生最大的过错,也根本谈不上有学佛的资格。此外,若能劝谏父母信佛、念佛,求生西方,帮助父母永脱轮回生死之苦,那就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孝道了。
恒和法师: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都会过去;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看淡一点,时间会冲淡一切的。不要把所有的情感都看得那么真切,那都是暂时的缘分。不要把所有的伤感都向他人倾诉,影响大家的情趣,别人也无法代替你的感受,自己承担了,很快就会过去。
恒和法师:没有人能带走你的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幸福,痛苦也好,幸福也好,都是内心的感受,只是想不通的煎熬,看开的、看破的自在。
恒唯法师:不是生活亏待了谁,那许多无聊的烦恼,来自于繁忙的困惑,和对自己不客观的期望值,不要把自己活成一场误读的追逐,或者是一场奢望的漂浮,客观定位生命的坐标,在心态,也在脚下。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