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析莫言的获奖感言
还记得当评审委员会宣读 中国作家莫言在 20 1 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的 颁奖词时,华夏子孙的内心沸腾了。是的,这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个多么令人激动的消息啊!而莫言——(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 在 得知获奖后,却直言自己是“惊喜而惶恐”。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自己头上,他说自己从不为获奖而写作。喜,是果真颁给了自己,他说很多作家都具备了获奖的资格。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层光环之后,会不会有更多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 。
在仔细品读过莫言的获奖感言后,我思绪甚多。想想这短短几行感言中的每一个字,我们不难体会出作家莫言内心的那份纠结 。 但转头又想,他为何要这样想呢?从我一个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判断这是一种不相信自己的心理。由此可见,相信自己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取自信心;反之,也可以使我们因怀疑自己而掉进深渊。 当然我也不例外,在自己经历过一些至今难忘的事后,也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
曾经的我因为喜爱看书而被人称之“小书虫”。我很喜欢这个亲切的称号,因为我自己都觉得我像只书虫一样,每天都要依靠新鲜的绿色资源来补充自己的能量。不久后,我的书橱里便布满了我的各类书本;当然这也直接导致我不得不每天跑去各种书店来满足我的能量需要。也就是一次无意间,我去了一家私人书店。那家店主一眼便看出我的心思,她悄悄走过来对我说:“你好啊,同学!我是这家书店的主人,因为常看你来这儿看书,所以想问你个事儿,不知你有没有兴趣。”我放下手中的书,笑着说:“嗯,您说吧!”“其实我们店里正搞一个《阅读心得写作比赛》。我也就问问你想不想来试一试?”店主微笑着盯着我看。“好的啊,当然行了。我虽说不上写作水平有多高,但是我想试一试,把自己看过的书以及学过的知识全用到这次作文上。呵呵,我相信自己!”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店主看我这么豪气,立忙从书柜下拿出比赛通知和时间以及一本优秀作文书。我接过来,便离开了。
回到家后,我打开那张纸,仔细读过后,看了看比赛日期,再看了看日历。“啊!比赛不就是明天吗?该怎么办才好啊!早知道不那么快答应了。”我有点后悔了。忧愁和纠结在我脑海里萌生,就那样我趴在桌上睡了整整一下午,早把比赛的事忘到脑后了。夜幕十分,突然惊醒,这才想起还有正事没完成。立刻打开电脑和作文书,开始奋力拼搏。真没想到,那本作文书里的每篇作品都让我惊叹,此刻才觉得我这点知识也不过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我依旧相信自己。第二天,我拿上写好的稿子赶到了书店。到了那儿,我惊呆了。真可谓是人山人海啊。在费力挤进去后,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店主。将我的作品递交给店主后,我便找了个座位坐下来,耐心的等待结果。在那儿我还看见了我的同学们,那可都是“顶尖高手”啊。这会儿,我才发现自己多么软弱。可三个小时后,比赛结果出来了。店主用高昂的语调宣布着获奖名单,“、、、,获得二等奖”。我激动得站了起来,从店主手里接过奖状。是的,我相信自己,就算是多么困难的比赛,有多少高手云集,都不怕,我依旧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奖。
我不怀疑自己为何得奖,因为那是大家对我的一种认可。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信任换来的结果。在经历过此件事后,我明白了“相信自己”这个哲理。作家莫言之所以有“惊喜而惶恐”的想法,是因为他不够相信自己的实力,而不是他的作品有不好的地方。正如他自己所说:“ 记住,不是眼泪就可以挽回失去的,所以不要轻易流下你的泪;记住,不是伤心就一定要哭泣,所以不要那么吝啬你的微笑;记住,不是你认为可以给予就给予,所以不要那么轻易许下承诺;记住,不是你做的不够好,所以不要悲悯的以为自己一事无成;记住,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所以不要轻易的就放弃。”
那么,就让我们“相信自己,用自己的眼光判断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