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吴国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贪以误国的一根“歪梁”:伯嚭

春秋战国吴国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贪以误国的一根“歪梁”:伯嚭

  导读:贪以死贿,以身殉贪者的恶报至多一死;但贪以误国的恶果,却是某些身居高位的贪墨者百死而不能抵偿的。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为吴国最终灭亡埋下祸根的,正是伯嚭这样一个巨贪。其所谓巨贪,并不因所贪货贿为巨,而在于其身为吴国太宰的权重一时,以及由此给其贪贿后果带来的可怕的放大效应。以官为称的习惯看来自古就有,伯嚭见于史书多为“太宰嚭”。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记伯嚭身世:“太宰者,官号;嚭者,名也。伯州之孙。伯州为楚臣,以过诛,嚭以困奔于吴,是时吴王阖闾伐楚,悉召楚仇而近之。” 可见一开始,他只是个被敌国利用的流亡贵族。

  春秋末年,这种“政治避难”的情况并不鲜见。在伯嚭之前,以类似原因由楚国逃到吴国的,还有著名的武将伍子胥,他的父兄也是在楚国被平王所冤杀。同为“楚仇”,但两人心术不同,忠奸有别:“嚭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阖庐用之伐楚,令子胥、孙武与嚭将师入郢,有大功。还,吴王以嚭为太宰,位高权盛,专邦之枋。”伍子胥、孙武都是史上卓越兵家,攻楚大捷,直捣郢都,居功至伟,没想到最终获益升官进爵的,却是有着“览闻辩见”之口才的伯嚭,并且位极人臣,专擅一国权柄。巧言令色鲜于仁,果然:“未久,阖闾卒,嚭见夫差内无柱石之坚,外无断割之势,谀心自纳,操独断之利,夫差终以从焉,而忠臣龠口,不得一言。”阖闾伐越在姑苏战死后,伯嚭益得专权之利,竟能玩弄新主于股掌。

  按司马迁的说法,夫差继位伊始的表现倒还没那么糟:《史记·吴太伯世家》载,“王夫差元年……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由此也可见,吴国的忠臣良将们尽管口才不佳,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勾践被困会稽山,派大夫文种前往求和,以让出国家、献出妻室宝物、向吴国俯首称臣等为缓兵之计,被伍子胥当场揭穿。“伍子胥谏曰:‘……今不灭,后必悔之。’”

  文种碰壁而回,勾践几近崩溃。《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越大夫文种不愧一代名臣,如此“慧眼识贪”,又好个“可诱以利”!伯嚭也看出文种是个“明白人”,二人一起找到“老大”,一番花言巧语,吴王“卒赦越,罢兵而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2451/330851094684.html

更多阅读

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之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参观国家博物馆:(4)《古代中国》之春秋战国时期2012-10-14 12:17:07|分类: 博物馆 |字号订阅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活跃、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典故大全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呆若木鸡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战国时期七国地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与国之间的地理变迁。春秋时期,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穆先后称霸,地处东南的吴、越也先后崛起,这一时期“尊王攘夷”是大旗,谁能扛起来谁就是霸主。周天子此时还是名义上的“共主”。韩、赵、魏三分晋国,春秋结束

声明:《春秋战国吴国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贪以误国的一根“歪梁”:伯嚭》为网友嗱什庅洣戀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