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谷茶器
文 | 物道
有人常说时间流走地飞快,要争分夺秒。而我则相信,只有在慢里,才能见到我们生命中丰盛的细节。比如我会用一盏茶的时间,思考暮春和迟夏的美好,整理自己细碎的人生想法。慢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对景德镇的雨果来说,慢,则让他找到了一生想做的事。
“一口茶要分三口喝,不必急。”雨果对我说。
说这话时,我正坐在雨果景德镇的家里,他递给我一个他做的月白釉茶杯,杯体小巧而温润。雨果说这种釉做的茶器会微透青光。随后他将茶缓缓倒入杯中,青绿色的茶汤瞬间和茶杯融为一体。我拿起杯,学着他的样子,慢慢啜饮。
他说,喝茶这事儿,和做人一样,得慢慢来。
慢是泡一壶茶
雨果爱上茶,是缘于一场茶缘。
若干年前他在杭州初识一个出家的师父,两人一见如故,便坐在杨公堤旁,喝了一下午的茶。
那是雨果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泡茶。师父不急不缓地温杯、落茶,水被缓缓地浇在茶叶上,顷刻间茶叶翻涌。待茶汤逐渐成形,茶味散漫一室,师父便将茶倒入二人的茶杯里。
师父泡茶时,雨果的心也伴着壶里的茶叶一点一点安静下来,那是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可以从嘈杂的生活里抽离出来。那时,他便知道自己离不开茶了。
慢是做一件茶器
如果说师父让雨果与茶结了缘,那茶器便是缘分开花结的果子。
雨果原本是一个设计师。喜欢喝茶以后,无心之余也慢慢地手绘许多茶器的设计图稿。2010年时,他打算把这些纸上的稿变为实物,然后跑到了景德镇。
【月影茶具套组】
月影茶器,是雨果为常来家中小聚的老友设计的。三足乳顶壶,口小肚子大,能更好地将茶的香气藏匿其中。银色托盏上的白瓷杯,仿佛荷叶上正含苞待放的白莲。
每当雨果将壶中的茶汤注入瓷杯中时,那缓缓流动的香气,犹如早晨五点的荷塘,氤氲着淡淡的水汽,当人们围席而坐时,彼此间的话题也会随着水气的散开,而变得活跃起来。
【流泉公道杯】
这是一只传统的公道杯,但雨果赋予了和他一样的“慢吞吞”个性。杯子流口的设计,被雨果故意做成小鸟嘴巴一样的小巧。这样人们在倒茶时,会自然放慢动作。
当茶汤从公道杯中流淌出来时,水流恰如山间的一注清泉,涓涓流入茶杯中。茶汤散发的热气,则恰似山间的云雾。此时坐在茶席旁的人,仿佛来到了幽静偏僻的山间,内心一片安静。

慢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雨果说,从他做茶器开始,就一直都沿用着古代茶器的经典器型。
曾经翻阅了大量制作茶器的古籍,经常跑博物馆看古代茶器的雨果,发现古人对每一件茶器的弧线、形状、材质都大有讲究。在雨果眼里,古人茶器达到的高度,其实是现代人难以企及的。而他在做的,就是在保留原有器型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习惯和审美进行改良。
在我眼里,雨果就像是古代的督造。一辈子都在负责对茶器进行改良监督,听起来乏味又无趣。但他却不以为苦,只是抱着一颗敬畏的心,慢慢地做着自己心中的茶器。
正如他说过的那样,“做茶器的人都浮躁,喝茶的人怎么会静得下心来呢?”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由「若谷」授权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物道 x 若谷
月影茶具套組 限量开售
ˉ
长按二维码,进入商城
立即购买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城,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