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治疗胃痛、脾胃不和有很好的效果,甚至可以当时止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艾条或用艾灸罐,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艾灸10-20分钟,以穴位处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艾灸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不可灼伤皮肤。自己掌握不好也可以到找专业老师调理。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缓解,使胃肠处于正常蠕动状态。因此,艾灸疗法,对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艾灸疗法,效果均很明显。
艾灸产生于我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刺治疗,已经不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