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小孩子活泼的诗句 怎样培养又活泼又规矩的孩子

形容小孩子活泼的诗句 怎样培养又活泼又规矩的孩子
    一个孩子性情活泼,当然令人喜欢。但如果活泼得过了头,超越了“底线”,没有一点儿规矩,太放肆,那就令人生厌了。     一个孩子守规矩,人们也喜欢。但如果过分地守规矩,事事都很拘谨,就象个小“木头人”似的,太呆板了,同样也就没有什么可爱的了。     性情既活泼又有规矩的孩子,该活泼时活泼,该守规矩时守规矩,收放自如,事事、处处都做得很得体。这样的孩子让人看着舒服,谁都喜欢,也能给家长脸上增添光彩。所以,做父母的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活泼而不放肆、守规矩而不呆板,个性比较完美的孩子。     家长管教孩子好“走极端”     然而,要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实在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在管理、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不由自主地好走极端:     一说要孩子活泼,就不管不教,完全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任其为所欲为,一点儿规矩也没有。即或是孩子做出了出格的事,家长视而不见;说出了很不得体的话,家长也充耳不闻。比如,几个小孩子在一起玩耍,一个孩子无缘无故地把一个年龄较小的孩子推倒在地,既不扶助,也不道歉,而是扬长而去,家长就在旁边也视若无睹;有的孩子说话带脏字,满口脏话,家长听到了也不管不教。结果,孩子变得肆意妄为,无法无天,太过“放肆”,很不让人喜欢,甚至厌烦。     一说要孩子有规矩,就不给孩子任何自主、自由的权利,这不许做,那不许做,事事限制,处处干涉。事无巨细,一切都要经过家长批准,要遵从家长的意志;不经家长允许,不许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成了家长手中的“木偶”,“牵之则动,息之则止”。结果,孩子变得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未老先衰”,呆若木鸡,让人感到很可怜。     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重要的因为就是,这些家长缺乏管教孩子的分寸感,划不清“活泼和放肆”、“规矩和呆板”的界限。往往把“活泼与放肆”、“规矩与呆板”混为一谈。的确,“活泼与放肆”、“规矩与呆板”的界限是很难划分清楚的,但并不是不能划分的。     如何划分“活泼”与“放肆”、“规矩”与“呆板”的界限     那么,究竟怎样划清这种界限呢?     民国年间,广东省有一位省长叫朱庆澜,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他虽然是行伍出身,但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曾经亲自写过一本叫做《家庭教育》的书,免费发给广东全省的千家万户,供家长们学习。在书中,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发表了非常精辟的见解。     表面看起来,“活泼”与“放肆”差不多,“规矩”与“呆板”也很近似。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    他说:“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     他的这种分法实际上是很科学的,很有道理的。可这话象是在说“绕口令”似的,读者可能不大明白。     为了让家长把问题弄明白,作者运用形象而通俗的比喻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他说:“比如牧牛场,周围把(用)铁栅栏起来,牛在栅里吃草喝水,东奔西跑,这叫做活泼,放牛的不好干涉它;如果跳出栅外,就是放肆,不干涉就不能了。不准牛出栅,这就是规矩;如果在栅里,也不准它吃草喝水,也不准它东奔西跑,定要把个动物里的牛,变成植物里的木头,如此就是呆板了。”     朱庆澜先生说:“教小孩的意思也同牧牛差不多。”这个比喻并没有丝毫侮辱孩子人格的意思,应当说是既形象又贴切,很耐人寻味。     联系到家庭教育实践,朱庆澜先生又举例做了说明。    他拿“说话”做例子,他说:“小孩爱如何说,听(任)他如何说,这叫做活泼;因为听(任)他随便说,就连粗话、横话、下流混帐话都不干涉他,如此就是放肆了。不准他说粗话、横话、下流混帐话,叫做规矩;因为不准他说粗话、横话、下流混帐话,就无论何种话都不准他说,好似要贴张封条在他嘴上,如此就是呆板了。”     朱庆澜先生这种划分界限的标准是很准确的,对家长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根据朱庆澜先生所列举这个具体的实例,我们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努力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     要培养造就个性完美的孩子,家长应当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就是说,“管”和“放”都要掌握分寸,努力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形发生。     要培养造就个性完美的孩子,需要家长有教育管理的艺术,掌握“管”和“放”的分寸。但培养、造就孩子的完美个性,并不完全是个教育技术性问题,这首先跟家长的审美取向也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事事、处处需要要很强的竞争意识和能力,不能把孩子培养造就成循规蹈矩、太守规矩的人。太守规矩,就会缺乏参与竞争的勇气,得让孩子放肆一点。相反,有的家长则认为,要顺利地进入社会,被社会所接纳,做人不能太过放肆、锋芒了,得守规矩;今天的社会太复杂,不守规矩,很容易出错,被别有用心地人所利用,等等。家长的审美取向,会体现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之中,将直接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方向。     因此,家长作为孩子个性的首任“雕塑师”,首先要调整、端正自己的审美取向。     要培养造就个性完美的孩子,家长的以身作则也是十分重要的。家长是孩子最初的,也是最直接、最长久的模仿对象和学习的榜样,家长平时是如何表现的,事情是如何处理的,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是跟着家长学习的,孩子可以“复制”,一般不会走样儿。     如果做妈妈的平时就是大大咧咧疯疯癫癫的,活像个“女汉子”,要女儿有淑女风范,那是不大可能的;如果做爸爸的平时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吊儿郎当没个“正形儿”,要培养个有绅士风度的儿子,那也很难。     要想使孩子既活泼又守规矩,家长得首先把自己的个性塑造好,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努力成为孩子学习的“样板”,该活泼时活泼,该守规矩时守规矩,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做事很得体。     要培养造就个性完美的孩子,还要从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人而异。对比较放肆的孩子,应当适当管得严一点儿;而对于比较呆板的孩子,则要管得稍微松一点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2651/89501253020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形容志向远大的诗句 形容有远大志向的诗句

原文地址:形容志向远大的诗句作者: 大唐公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志当存高远。〔三国〕诸葛亮*有志者,事竟成。〔南朝〕范晔*男

形容人聪明的诗句 形容人聪明的成语

形容人聪明的成语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释别具慧眼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伶牙俐齿伶、俐:聪明、乖巧。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卖乖弄俏形容卖弄聪明,故作媚态百伶百俐形容非常聪明乖巧。冰雪聪明比喻人聪明非凡。

形容夫妻不同心的诗句 形容夫妻情深的诗句

形容夫妻情深的诗句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2.不爱了,就别向他炫耀, 向他炫耀只是代表, 你还是在意他的想法, 你还是对他念念不忘, 他看到这种窘态, 只会深信你从来没有忘记过他。3.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形容漂泊惆怅的诗句 形容伤心惆怅的诗句

形容伤心惆怅的诗句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4.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5.汴水流,泗水流,流

心情平静的优雅诗句 形容心情平静的诗句

形容心情平静的诗句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6.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8.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

声明:《形容小孩子活泼的诗句 怎样培养又活泼又规矩的孩子》为网友嘴欠就得挨巴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