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文科生;物理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转为大众教育,在高职层面的生源也从传统的优等生变为差生。表现为生源文化基础薄弱、生活能力欠佳,自我约束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不高。我校的专业性质大多数是理工科,可是招收来的学生绝大多数是高中文科生。面临这样的情况,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普通物理教学工作,成了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新时期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造作风精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积极营造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校园文化,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一、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采用分专业、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由于招生人数扩大和我校各专业学生物理基础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组织教学、统一课程要求、统一考核标准确有较大困难。大学物理教学中尝试实行分专业、分层次教学,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必然是理、工等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根据教育部规划教材,本学院开设的传统《普通物理学》课程基本上沿袭了物理系《普通物理学》中的力学、声学、热学、电学、光学、流体力学和近代物理学的结构框架,但这样就会使整个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冗长而繁杂,既多又不突出重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效果很差,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上加大力度拿出勇气,冲出多年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涉煤专业是我院的重点专业,物理课是各专业的重点课程。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至关重要的。在内容的改革上,依据涉煤专业的特点合理地解决了既要保持物理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和现代前沿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这一矛盾。对于通风和采煤专业来说,重点讲解的部分是流体力学和热学这两部分,但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重点却在电磁部分。
二、 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CAI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
运用多媒体这一新型教学手段,会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能更有效地把抽象静态的知识形象化、动态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使用不当,反而浪费了教学资源。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课件制作应注意简洁,勿浮躁,以免影响学生注意力。课件教学容量大,速度快,然而若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件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②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画、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尤其是黑板,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③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统一模式,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统筹全局,引导学生适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程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 建立以物理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多层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开设选修课。①增加物理学史的讲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原理和物理概念。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定律的形成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都少不了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的逻辑发展和历史行程。回顾这些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的逐渐建立的历史过程,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正确运用物理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②从哲学角度考察物理学的思想根基。古代物理学的理论形态实质上是自然哲学,它是未分化的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把自然界当做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认识它。从16世纪起,自然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物理学开始了它的近代发展时期。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一切客观的东西都是永恒地运动和变化的,它从不把自身的理论当做一部不变结论的汇集,而看做是同样必然地要不断发展变化。这样的思想贯穿在物理学里,如:物理规律是普适的、场是运动变化着的、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能流是有方向的等等。③覆盖面广。除了介绍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产生、发展、应用,更要阐明物理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物理规律在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和科技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量扩大,知识更新速度快。物理学在近代发生了重大革命,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科学,并在实践中获得了重要应用。因此,课程要充分体现近代物理学的内容以及当今某些物理前沿内容及其重大应用,以便学生对最新的物理学理论、应用及科技发展动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四、 扩展教学内容,使课程具有现代化气息
打破传统物理学框架,适当增加近代物理及物理新技术在各专业上应用的内容,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结合专业的特点,在物理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更新实验内容,针对不同专业开几个更符合专业需要的实验。数据处理数字化,增强了学生的信息化意识。而且在内容编排上安排了一些灵活多样的自主学习内容和课题研究,向学生介绍反映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科学方法(如非线性、混沌、分形等),将复杂科学思想分层次、有步骤地引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五、 改革测评体系,考试方式多层次多样化
考试和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单一的考试形式,不利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改革考试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我们根据教学层次不同分别出考题进行考核,有利于学生发挥出真正的水平。
六、 根据不同专业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调整了教学内容
为适应教学的发展和学校各个专业情况,我们十分重视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与完善。贯穿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修订的一条基本原则,是绝不用前一年级的计划培养现在的学生,绝不用现在的计划约束未来的学生。我们强调不断增加能够反映现代科技前沿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追踪物理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在不同专业《普通物理学》教学内容上的安排要与该专业专业课相衔接。强调《普通物理学》这一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在知识的传授上既要为专业课打好基础,又要在内容上不重复。因此,教学计划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理论教学中,避免大学物理基础教学中个别知识点与中学教学及专业教学重复的现象,保证普通物理学的科学系统性和基本内容的完整独立性;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了实验项目,尤其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增加,锻炼了学生科学实验素质及实践能力,实验考核全面:由平时成绩、期末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和期末实验理论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有力保障了学生各种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耀庭.论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程的探索[J].新西部,2008(6).
[2]蒋红梅.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J].教学与管理,2006(3).
(七台河职业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