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首相 邓小平说了这句话后,日本首相10多年没敢再参拜靖国神社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领导人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致力于与中日友好事业。同时,两国友好并不意味着中国软弱可欺,在发展两国关系的同时,中国领导人也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潮复活。让我们来盘点几位新中国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

开国领袖毛泽东对日本的理解可谓十分深刻。在日本掀起侵华巨浪的时候,毛泽东在他的名著《论持久战中》就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的这句话一方面说到了中国的最大的短处,一方面说到了日本最害怕的痛处。事实正是如此,当中共与国民党之间的合作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后,日本就开始担忧,中国“统一与团结局面的形成,国防建设的进步与民心士气的昂扬以及冀察当局由特殊化趋向中央化,”将会使中国“最后走上国内建设的正确道路并且成为一个强邻,这对日本称霸远东非常不利。”而后来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也确实将日本拖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建国后,毛泽东一方面主张发展中日友好,另一方面也对新时代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倾向保持关注。1959年,安倍晋三的祖父,日本首相岸信介强行通过《日美安保法案》,毛泽东在会见日共中央领导人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岸信介要修改宪法第9条,是因为第9条束缚了他进行扩张,他要复活军国主义。你们党提出和平和独立的口号,这是最合乎实际情况的。日本垄断资本有参加过战争的经验,他们是要搞战争的,这就是他们倒向西方的原因。”

毛泽东指出,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其实只“是美国的走狗和工具”。他说,“我对蒙哥马利谈过,对侵略国家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他们打回去。”

毛泽东这句话,可谓干脆利落。

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周恩来也毫不手软。

战后日本首相 邓小平说了这句话后,日本首相10多年没敢再参拜靖国神社

1972年金秋,组阁刚刚两个多月的日本内阁田中角荣首相,接受我国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偕大平正芳外相、二阶堂进官房长官等52名高官成员来到北京,开始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然而,在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词中,田中首相轻描淡写地提到日本在战争中给中国“添了麻烦”,这令在场人士都十分震惊和不满。周总理在第二天与田中首相会谈,他坦率而严肃地指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人民蒙受深重灾难,其结果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绝不是“添了麻烦”能够解释的通的。

为此,田中向周总理做了些表白和解释,说他首先是要反省、道歉,向中国人民谢罪,承认讲得不够,要设法改。

最后,写进《中日联合声明》的文字是:“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邓小平时期,依旧重视中日交往,而也就是在他主政时期,日本国内出现了一些令人警惕的现象。例如,中曾根首相于1985年“8·15”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日关系轩然大波。

同年10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外相安倍晋太郎时严正指出:“最近发生了日本内阁成员正式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这些年我们没有给日本出过难题,而日本的教科书问题、最近的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还有蒋介石遗德显彰会问题,是给我们出了很大的难题。”

这段话虽然简短,但显然口气已经非常之重了。

听到邓小平的表态,1986年9月,中曾根康弘表示:“所谓甲级战犯的合祀问题,从对方国家来看,总理大臣公式参拜祭祀有对本国遭受侵略的大规模战争负有责任的领导人的场所,等于表扬这些人,刺激国民感情。我们是亚洲国家,所以还是要对大战反省,接受教训。这是日本生存下去的宿命”。此后10多年,日本首相未再参拜靖国神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3051/704603432472.html

更多阅读

日本首相选举观察记:日本为什么没有“革命”思想?

小泽一郎从走进日本民主党临时党大会会场的那一刻起,坐在椅子上就一直闭着眼睛。他的竞争对手——日本首相菅直人,一改以往的豪迈气概,也学着小泽闭上了眼睛。全场几十台摄像机和400多名国会议员的眼睛聚焦在他们的脸上,小泽一动不动,毫

销售员任职资格 过了这五关,你才有资格成为卓越销售员

     销售是一个充满着艰辛而又充满着挑战乐趣的职业,要想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不仅要具备高超的销售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并必须要过以下五道关。  第一关:心理关  “不做总统,就去做销

声明:《战后日本首相 邓小平说了这句话后,日本首相10多年没敢再参拜靖国神社》为网友俗世的流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