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究竟有多少种可能?答案有两类:若是静态被动的,可能性就很少;若是动态主动的 ,就会有无限种可能。有一种人,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靠拥有高超的知识和耀眼的学历,而是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专注和钻研,凭着坚守和创新,他们成为一个领域顶级的人才,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这类人身上就有李克强总理明确倡导的 “工匠精神”。
在我们印象中,提起工匠精神,眼前不禁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埋头苦干、不言不语、疏于交流、专注于手中的工作或者是手艺的人,给人一种“呆”的感觉。我们将评价工匠的标准完全聚焦在了技术层面上,只注重技术上的培养和精进,忽略了人是感情动物的本质。殊不知 “匠人精神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孝心。”只有在不注重表面现象,从心底里尊崇技术;有将这门技艺融化到血液里,渗透到思想中的那种特有的执着,才能使人们主动的去学习去领悟,才能使这门技艺得到传承。
多年来,大多数人精神浮躁,在生活和工作上急功近利。他们认为专注于一项工作,是浪费时间的表现。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那些能专注于一项工作的人们,也会被人鄙夷地称为“呆子”“傻子”“缺心眼儿”,大多数人眼中的“聪明人”是以少付出、多得到为前提的,具体表现就是少干活儿、多拿钱。可理性告诉我们,这样的情况不会长久的。大家都在吃老本,不争取更多的进步,无论多雄厚的公司也会以倒闭告终的。
《匠人精神》这本书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因急躁而干渴的人们。如今的企业缺乏的就是那种能在一个领域独当一面的技术型人才。本人将书中的精华总结八条,以供借鉴。
第一条:“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书中提出要做一名合格的匠人,首先就是要有一颗孝心。孝心是责任心的延伸,只有极强的责任心,才能体现在孝心之上。孝心就像万河之源,滋润着人生的方方面面。在磨练心性、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性的前提下,并学会感恩,用感恩的心态,来看待周围的事物。能拥有这样思想的人,人生就会有多种可能性。
若想活得出色,精通一门专业技能可谓是捷径;要想在没有任何技能的情况下寻求发展,那简直是白日做梦。以“门外汉”的身份也能赚到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一些刚进入社会接触到新岗位的年轻人,对此就不要奢望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提高专业的技能上的人才,在社会上立足将是越来越容易的事情。随着消费升级,供给制度改革,人们宁愿花费更多的钱去买质量好的商品,也不会花便宜的价钱买那些“礼拜鞋”“星期衣”了(鞋子的质量不能维持一个礼拜以上;衣服的质量过不了一个星期,泛指那种质量不过关,价格超便宜的商品)。这是人们消费意识的提升的结果。那些去日本背“马桶盖”,跑韩国抱“电饭锅”的就是这个消费心理影响的。期望中国的制造业也能造出享誉世界,精益求精的商品来。如同德国的汽车,瑞士的手表那样将质量与生命融为一体的产品。

第二条:通过“剃光头”这种外在的形式,强迫他的徒弟来培养专注精神,来约束内心的选择,并更加坚定内心的选择。学徒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才会有成效。八年学习时间的付出,为的是立足于社会。这就应了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会吃苦吃一阵子,不会吃苦吃一辈子。”
早晨从跑步开始,坚持每天早上跑步十五分钟,除了锻炼身体外,还可以对最重要的是锻炼心性,巩固坚持的思想。拖沓行为和不守纪律,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尤为常见。有经验的老师说开学期间军训时,总是找借口坚持不下来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不会有什么出色的表现,这样的学生会找各种借口来拒绝坚持这件事,总认为自己是特例,凡事从自我的角度出发。 这样的孩子容易整日想着玩电脑、不认真学习、混日子。长大进入社会也不会担负什么责任的,因为他们是被动地去生活,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工作还是事业,心有所属才会全身心投入;全身心投入专注,才会屏蔽那些外来的不良干扰;没有了干扰才会认真的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不是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幸福呢?
第三条:“敬天爱人”做到这一点,才能认真的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做到心细,心胸宽广,眼界会高远,就不会计较眼前的鸡毛蒜皮的事儿,积蓄更多的能量,脱离不愿意生活的环境。若是整天浑浑噩噩,满肚子抱怨,拒绝进步不说,消极的情绪对身体的健康也是个威胁。有多少年轻人一旦陷入这个泥沼,心里虽然对现状不满意,但放弃努力和进取,这样下去将会越陷越深,直至熬到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努力未必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在生命里连给自己尝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又何谈成功呢?都曾年轻过,浸泡在泥沼里,不想被淹没才会发出心声。当生活进入暗无天日的时候,更应该加倍的努力拼搏。就像走隧道一样走得越远,走得越长,走出去见到光明的时间就会越短。
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也许是花种子,也许是树种子,也许是草种子,成长之后会有独自的精彩,请别放弃它发芽成长的机会。如果选择躺在抽屉里,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依然是种子,还自以为安全。殊不知是错过了成长的机会,错过了绽放的时机,错过了世界的精彩,这终将会是一生的遗憾。
第四条: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就像一块磁石,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和蔼可亲”是一种能力,也是责任心的体现。
一次吃火锅时,看到火锅店的老板娘就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她不但态度好还特别能体谅顾客的心情。她会时刻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有的“上帝”进来后忘记关门,老板娘就告诉就近的服务员将门关好,免得其他人着凉。她说上热下凉,这样最容易生病了。还有在推荐菜品的时候,实实在在,目的是使顾客吃好,对菜量的掌握也特别好,不主动的推荐量大价高的东西,让顾客随着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够吃,能吃好是最终目的。比如她推荐的羊腱子肉,八两一盘并且是手切的,还一再叮嘱煮的时间越长越好吃。她的发自内心的微笑,她与家人交谈般的语言,使顾客在享受食物的同时,还享受到了吃饭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既暖了胃也暖了心。当时我决定:下次想吃火锅喽还选她家!因为在她的店里,她将日常的服务发挥到极致,让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享受着温馨与快乐。
。
第五条:禁止挑食,具有挑剔性格的人是会将“挑剔”这种态度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挑合作伙伴;挑家人的态度;挑身旁所能接触到的事物。试想对维持生命的食物都不宽容相待,还能对什么东西宽容呢!
禁止挑食,在我们身边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尤其对孩子而言。独生子女多为“小皇帝”性格,哪有皇帝对食物不进行筛选的呀?连家人也会帮着自动屏蔽掉那些味道不好(但对身体有利)的食物。殊不知,挑食这种行为一旦养成习惯的话,就不好戒除。如果将注意力都放在挑剔上,对生活的不满和抱怨就会逐渐多起来,这样做将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自己的成长很不利。尤其是那些有了稳定工作的人。要明白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因为所谓的“稳定”是相对而言的,有的还有“保质期”。当年老体弱赶上“稳定”过了“保质期”的话,无疑对人生是一场灾难。避免灾难的前提是,在“稳定”的经济收入去除了生存压力的情况下,转变观念、充实思想,静下心来分析自己最想得到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去做,让一生无悔。
第六条:“决胜在刀鞘之内”当养成进取的习惯时,遇事就会朝积极的方面考虑。准备充分后,坚定的走每一步,阳光自然就会到来。拥有积极的心态与拥有健康的身体同等重要。放弃自我设限,接受自证预言(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的说法,保证心情开朗,充满自信的生活,这种良好的心态甚至是防病治病的良药。人和人虽然起点不一样,但醒悟不分时间,之有“睡”和“醒”之分。
当遇到对自身不利的因素及具有负能量的人或事时,要做到迟钝一些,傻一点儿,不能做耗费自身精力和时间的事情。自己也不要成为“让周围的人变得焦躁的人。”因为“那些让周围的人变得焦虑的人多半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总是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从不站在他人立场上,为别人着想的人……”从而,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匠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拥有一技之长,并因此而在经济上和人格上独立的人。
第七条:“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是一种能力,耐心倾听,认真分析,对自身对他人都有帮助。是一种好的倾听习惯,打断别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行为。一个好相处的人,才能做出服务他人的优秀的产品来。通过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尊重别人的要求,按照别人的要求设计制作出的产品,才更符合和贴近客户的要求。有几人能对心满意足的产品,不加赞扬呢?制造者会在收获金钱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这种工作是值得付出的。愉快的工作是在工作中享受愉快,这是工作的最高境界。
第八条:“差不多”等于“差很多”,差不多的心态就是对自己的放纵和不认真,在他人提出建议时无论态度如何,首先要想建议本身对工作有没有帮助,有则接受,无则不纠缠,不予理睬为的是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做人思想还是单纯一些好,这样更有利于健康。若能将工作做得更好,执着、精进,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样坚持下去,想不好好的生活都难。因为能将工作做得出色,不只是快乐他人,更是幸福自己一种方式。
如今体制内的人很难拥有这种心态,他们将精力都用在内耗上。还是建议年轻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本职工作不能发挥自身优点,最好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让生命过得更加有意义。就像一棵树苗,主干上不能开枝散叶,其他枝杈茂盛也不会辜负这难得的生命。
用积极思考的心态看待生活,未必能立见起色,但能排除一切消极的事物,用正确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做最好的自己。就像小草永远超不过大树的高大,但它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那片绿色。心中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我们能生而为人,很不容易,所以不要浪费生命、浪费精力,不要将难得的生命荒废在看电视打游戏,吃喝吹牛,怨天尤人上。更不要让自己在忙碌的“吃喝玩乐”中渐渐走到生命的尽头。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替换一次。一个人将身体细胞全部换掉需要7年,也就是说,7年之后,从生理上来看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所以李笑来老师提出了“七年一辈子”的理论。“上辈子”过得不理想的话,就从这辈子从新开始吧,反正还有好几辈子要活呢。如果说七年是一辈子的话,我们已经过了几辈子了,但是还有几辈子要过,不要辜负后来的几辈子。在世上为过客,怎么才能让自己活得更精彩呢?值得静下来为此思考。
一流工匠的心性比技术更重要。好的技术,要依托在好的心性之上。“在某个领域某些方面达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能做到心态平和”,不掌握一项过人之处,很难出众。就如同不倒翁,多大幅度的摇摆都能回归原位,是因为它有相当的重力所坠。这就好比一个人财务自由时,穿纯棉的衣服那叫低调朴素;家境一般时,穿纯棉衣服时,那叫寒酸。
从现在努力,改变自己,毕竟生命不是用来浪费的。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衣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当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关注自己的成长上,那些所谓的“抱怨”和“不公”就会随着努力而烟消云散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就发生在你改变思想、积极行动的转瞬之间。有所触动就会有所改变,愿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中的“另一种可能”。
文字洁反反 编辑荷雨霏霏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