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唐寅故居 寻访苏州小园林(五)唐寅故居、准堤庵

  按预先设定的路线,下一座园林是“五峰园”,并计划顺路游览“唐寅故居”和“准堤庵”。在旅游图上,“唐寅故居”处于桃花坞附近的醒目位置。既然顺路,那是不可不去的。

 

据史料记载,唐伯虎在那里居住过十余年,曾经吟诵、挥毫,留下了风流婉丽的《落花诗》等等数量不菲的名篇。故居临窗便是池塘,春夏秋冬,窗外或桃红柳绿,或荷花映日,或暗香浮动。凭想像,那正是文人墨客笔下令人陶醉的“桃花源”意境,给人不睹不快的冲动。

 

可是,如今风光不再。大失所望,而不仅仅限于“遗憾”。

 

破烂不堪的残墙立着的石碑和木牌告诉你,这里确是“唐寅故居遗址”。

 

(“唐寅故居遗址”)

 

 

 

 

窗南的“双荷花池”(实际上只剩一池,另一池早已填平)尽管尚有荷叶、荷花,但浮在略显污浊的水体上,与矿泉水瓶、塑料袋之类的垃圾为伍,给人有点滑稽、不伦不类进而如鲠在喉的感觉。不过笔者脑海里冒出个“出污泥而不染”的诗句,给当时的沮丧心情添了点慰藉。

 

(荷花池)

 

 

 

用变焦将镜头拉近,避开垃圾,总算拍了一张还像点样的特写。

 

 

 

据介绍,今年年初苏州市政才对“双荷花池”进行过清淤整治。却因乏人管理,短短的几个月,就遭此厄运。瞅瞅那些垂钓与围观的人们,不难看出附近的居民工余、饭后还是很需要这样的休闲地。

 

 

顺着“唐寅坟巷”向南,按照旅游地图指示该到“准堤庵”(唐寅祠)——唐寅的读书处。可是在巷子里来回走了好几趟,看看那一栋也不像,顿时怅然若失。

 

心有不甘地再三询问附近的居民,总算有人指指这栋破旧的房屋说:“就是它”。

 

(“准堤庵”)

 

 

苏州唐寅故居 寻访苏州小园林(五)唐寅故居、准堤庵

 

绕到侧面,从高约三层楼,飞檐翘角、斑驳陆离的山墙中,还能看到“准堤庵”的过去(就是图片中的“殡葬一条龙”广告牌大煞风景)。心想,尽管破败、古旧,但它沧桑的容颜后面曾经有过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和千古的风流佳话。

 

(“准堤庵”侧墙)

 

 

猛然想起了唐寅的那句“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如果带着这样悠闲、自然的心态去拜访这位风流才子的故居,也就少了许多遗憾。

 

离开“准堤庵”,顺廖家巷往南,穿桃花坞大街,跨皋桥,继续后面的游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3451/28112392696.html

更多阅读

明代 居节 题唐寅《溪山渔隐图》 苕溪渔隐

居节题唐寅《溪山渔隐图》,行书。居节(约1524-1585后),字士贞,一作贞士,号商谷、西昌逸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时从文嘉学画,文徵明见其运笔,惊喜之余,遂授以法,为文徵明高足弟子。所作山水意象简远,有来人韵致,字与诗亦自师门

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探源 苏州西园寺禅修2016

道 成2011年2月12日(共计:14页;字数:约25,600字)内容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历史,对西园寺古往今来几位高僧大德的事迹、功德和修持,做些有益地探索,从而挖掘出“苏州西园寺模式的人生佛教”的深刻内涵。本文分六个部分:一、西园寺模式的初步形

江南才子——唐寅传奇原创剧本节选 江北四大才子小品剧本

江南才子唐伯虎一直是我敬重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也是我们苏州的骄傲,他的传奇一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过我们所知道的只是那个点秋香的唐寅,而历史上真实的唐寅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尽量给大家还原一个

江苏苏州怡园 苏州怡园藕香榭

苏州怡园苏州老城区人民路西、景德路南三百米方圆地方有四座私家园林:曲园、听枫园、鹤园、怡园。我们游览过曲园、听枫园,便来到鹤园参观。鹤园,光绪年间道员洪鹭汀所建,因俞樾题书“鹤园草堂”匾额而得名。1924年金松岑撰《鹤园记》

江苏苏州唐纳故居 苏州张溥故居附件住宿

苏州唐纳故居我们第二次到耦园游览时,汽车停在小新桥巷西侧的仓街上。下了车发现,停车位置正好在胡厢使巷前面。在家准备第三次苏州游资料时,已知唐纳故居在胡厢使巷。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便与时云彬商量先去胡厢

声明:《苏州唐寅故居 寻访苏州小园林(五)唐寅故居、准堤庵》为网友爱不单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