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和织田信长之间的关系
丰臣秀吉和织田信长都是日本战国后期的豪杰,在对日本的统一战争中,两人可谓是殚精竭虑,为日本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是什么关系?
影视剧中织田信长的形象
丰臣秀吉可以说是织田信长麾下的大将,也是织田信长的继承者。丰臣秀吉也是织田信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让他从一个平民,逐渐成为了一个大名,甚至关白。起先,丰臣秀吉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由于和继父的关系不太融洽,就离家出走,流落江湖。后来丰臣秀吉投靠了织田信长,由于他的聪明和才智,很快就得到了织田信长的赏识,并将他提拔为一个武士。丰臣秀吉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才华,很快他就成为了一个城主。织田信长对丰臣秀吉十分信任,让他南征北战,四处攻打不臣服的大名。没过几年,织田信长已基本上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
其后,织田信长在本能寺兵变中丧生,丰臣秀吉得知了织田信长的死讯后,就带兵赶回,打败了杀死织田信长的凶手明智光秀。在青洲会议时,丰臣秀吉又得到了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等人的支持,成为了接替织田信长的人选。后来,丰臣秀吉又击败了柴田胜家和织田信长的儿子织田信雄,从真正意义上取代了织田信长。
日本的史书《太阁记》记载了丰臣秀吉一生从平民到关白的历史,从这部书中,也能很容易地看出,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是什么关系。
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之间的关系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在织田信长还活着的时候,一个是信长的大将,一个是信长的盟友,两个人属于同一战线。但信长死后,两个人很快翻脸,互相征伐。
德川家康的画像
在织田信长和浅井长政的交战中,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第一次合作,丰臣秀吉作为织田军的后队,掩护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撤退。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金崎殿后。由此可见,当时的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
让两个人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起因是由于信长之死。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被明智光秀杀害,家督之位由信长的儿子织田信雄继承。但由于织田信雄在家族中的威信不高,所以织田信长原来打下的基业,渐渐被丰臣秀吉掌控,尤其是丰臣秀吉在贱岳之战中击败了信长的重臣柴田胜家后,更是一人独揽了织田家的大权。
织田信雄只好向他父亲曾经的盟友德川家康求援,德川家康念在往日织田信长对自己的恩惠上,出兵帮助信雄,于是织田信雄和德川家康的联军,与丰臣秀吉展开了小牧·长久手之战。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对峙在小牧山一带,后来由于局势逐渐对德川家有利,丰臣秀吉选择了退兵,但在退兵前,他利用出色的外交手段,降服了织田信雄。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两人订下了和约,让丰臣秀吉可以出兵征服整个日本。在统一后,丰臣秀吉的野心愈发膨胀,企图侵略大明,他出兵攻打朝鲜,但被明朝的大将李如松和麻贵击败。在文禄之役中,德川家康根据双方和约也要出兵,但他并没有全心帮助秀吉,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些兵员。

在文禄庆长之役后期,丰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以秀吉之子秀赖的监护人为名,进入大阪,并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击败了丰臣家,取代了丰臣秀吉曾经的地位。
丰臣秀吉临死前所说的遗言
在日本的史书中记载,丰臣秀吉的遗言,竟是让老对手德川家康娶自己的侧室茶茶,这真令人惊讶啊!难道老病交加的丰臣秀吉,在临死之前,已经老糊涂了吗?
丰臣秀吉的侧室茶茶
日本战国,是一个让无数日本人向往的年代,那个时候,人才辈出,风起云涌,是热血男儿一展抱负的时代。因此,这个时代的人物,也往往被后世所美化。根据部分日本史料的记载,丰臣秀吉的遗言是一段很美的话,“随露珠凋零,随露珠消逝,此即吾身,滩波的往事,宛如梦中之梦”。这像是一首带着忧伤的诗歌,在感叹自己的岁月,也在回味着往昔的峥嵘。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丰臣秀吉市井出身,又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文学水平呢?明显是后人杜撰。根据朝鲜文官姜沆的记载,丰臣秀吉在临死前,曾让德川家康娶自己的侧室茶茶。
姜沆是一个朝鲜文官,参加过文禄庆长之役。在朝鲜战败之后,姜沆被日本军队俘虏,押回到日本国内关押。在此期间,他著了一部文献价值很高的日本史书《看羊录》。他将自己在日本的这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是日本研究历史的一级资料。在《看羊录》中称,丰臣秀吉临死前,召见了德川家康和自己的妻子茶茶,让德川家康和茶茶两人成婚,并让德川家康成为茶茶的儿子秀赖的监护人。丰臣秀吉的这个决定,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他直到自己大限将至,而德川家康是当时日本实力最为强大的大名了,他希望自己可以学习中国的刘备,来个白帝托孤,把身后事都交给德川家康。
只可惜,丰臣秀吉所托非人,德川家康早已对丰臣秀吉的地位虎视眈眈。而德川家康自己心里也明白的很,丰臣秀吉的遗言,只不过是出于对政治的需要。虽然事后德川家康也准备和茶茶成婚,但是还没有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关原合战已经爆发,德川家康和以茶茶为首的文官派决裂,德川家康取代了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死后的日本局势
丰臣秀吉是战国时期统一日本的关白,是继织田信长之后的又一个豪杰。他虽然在入侵朝鲜的战争中失手,但日本境内的政局还是相当稳固的。在文禄、庆长之役接近尾声的时候,丰臣秀吉因病去世。那么日本在丰臣秀吉死后怎么样呢?
丰臣秀吉的正室宁宁
丰臣秀吉死后,丰臣家的天下就成为了一个女人的天下,这个女人正是杉原定利的女儿,丰臣秀吉的正室宁宁。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战争中,宁宁对他的帮助很大,可以说宁宁是跟着丰臣秀吉从一个下等的武士直到日本关白的唯一一个女人。但是在当时丰臣家,还不是宁宁一个人说了算,和她对抗的还有一个女人茶茶。茶茶是丰臣秀吉的侧室,地位自然比宁宁低了许多,但由于茶茶是最得丰臣秀吉欢心的女子,因此她在丰臣家的势力也不可小觑。
但丰臣秀吉死后,原本归附他的武将和大名,分成了两派,分别是以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为首的武断派和以石田三成、大野治长等人为首的文官派。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武断派的势力比文官派稍弱,但武断派支持秀吉的正室宁宁,而文官派支持的是侧室茶茶,宁宁和茶茶地位上的差异,正好弥补了武断派势力上的弱势,因此两派势力可谓是势均力敌。
打破这种对峙的是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还活着的时候,德川家康的势力仅次于秀吉,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德川家康以监护丰臣秀吉之子秀赖的名义,进入了大阪。德川家康在表面上,支持的是茶茶,而实际上他经常暗地里援助宁宁。文官派的石田三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开始向德川家康挑战,这便爆发了关原合战。关原合战之后,丰臣家的势力彻底崩溃,德川家康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日本关白。其后,德川家康又在大阪之战彻底击溃了丰臣家,取代了丰臣秀吉,开启了日本新幕府时代。
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曾准备侵略中国
在日本结束了战国时期后,丰臣秀吉曾准备侵略中国,他向朝鲜国王致信,要求借道出兵大明,遭到朝鲜的拒绝后,丰臣秀吉决定先打下朝鲜,再对大明用兵。
丰臣秀吉的画像
日本的战国时期,延续了一百多年,和中国的战国一样,人才辈出,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各路豪杰大显神通,争着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而在和平时期,功臣太多,绝非好事,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就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手底下的那些大将,家臣,或多或少,都立有些功勋,而日本小小的弹丸之地,根本不够他册封的。于是他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大明,当时的大明,地大物博,万里江山似锦绣,让他垂涎不已。除了大明广袤的土地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藩国,这些藩国岁岁朝贡,累积起来的贡品,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
他寄给朝鲜宣祖皇帝李昖的一封信,是丰臣秀吉曾准备侵略中国的最好证明,他说日本现在日益强大,打算将大明的“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也就是说,他打算将大明的土地,全部收入囊中,同时由于大明和日本的土地之间,隔着一条大海,他希望通过朝鲜的国土,进攻大明。但是朝鲜当时已经成为大明的藩国几百年了,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他的要求。丰臣秀吉对大明是势在必得,既然朝鲜不同意,他就决定先打下朝鲜,再以朝鲜为根据地入侵大明。当然,最后丰臣秀吉还是如愿以偿地和大明的军队交上了手。公元1592年,大明以名将李如松为首,渡过鸭绿江,和日本军队交战。
丰臣秀吉的手下介绍
丰臣秀吉一生经历了将近四十年的戎马生涯,主要完成了统一日本,入侵朝鲜等大业。那么丰臣秀吉手下有哪些呢?丰臣秀吉的手下,主要由两方面的人组成。其中有较大的一部分,是原来织田信长的旧臣。另外的一部分,是丰臣秀吉在南征北战中,根据功劳提拔起来的人。
丰臣秀吉的手下小西行长的画像
由于丰臣秀吉出身比较卑微,并非像其他大名一样,生来就有数不清的家臣。因此他的手下,主要是由织田家的人组成起来的。丰臣秀吉在早年时,曾经在织田信长的麾下服役。通过征战,丰臣秀吉积累了一定的威望。在本能寺兵变后,织田信长去世,丰臣秀吉就接纳了这些人。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跟随他,比如柴田胜家。通过贱岳之战后,丰臣秀吉基本上铲除了以柴田胜家为首的反对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人”。此时,如前田利家、堀秀政、丹羽长秀等著名的人物,都归到丰臣麾下。
除了织田家的旧臣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从早期开始,就一直跟随着丰臣秀吉的名将。这些人中,比较著名的由小西行长、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人。相对于织田家的旧臣来说,丰臣秀吉更看重这些人。比如参加入侵朝鲜的战争时,主要的军事将领,都是由这些人担任的。而后大明的军队参战之后,小西行长被明军围困,丰臣秀吉为了营救小西,也费了不少功夫。
相关的史书《太阁记》中,记载了丰臣家族由兴到衰的全部过程。通过研究这些史书,可以知道丰臣秀吉手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