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风俗 腊月二十四的年风俗

 

  腊月二十四,除陈布新日。

腊月二十九风俗 腊月二十四的年风俗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在严冬腊月二十四“扫房”,开展全民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即是保护了民族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中华先民智慧和进步的标志。

  关于扫房除尘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颇为诡异的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民间描述的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并让蜘蛛张网遮掩。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着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之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经过一番讨论,灶王爷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命令人们于腊月二十三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的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于是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弹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的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谢灶王爷为人间除难消灾、赐福张祥,避免灶王爷离开后再遭恶神算计,所以民间在送灶后的“腊月二十四”总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久而成为习。

  另外,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前大扫除本身也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即把一切“穷鬼”、“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3751/44704139677.html

更多阅读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习俗介绍,腊月二十四-习俗由来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腊月二十三日举行过灶祭后,人们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

陕西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爱华阅读配图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客家风俗 客家的崇九风俗

  客家话"九"与"久"同音,故客家人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有"崇九"风俗。 客家人建新房子,通常要挑选与九相关的日子,如初九、十八等。所建楼房的层数和房间数也是九的倍数,认为这样可以长久同居共处。"九"在客家人的婚烟嫁娶中显得尤

春节习俗之腊月二十四:扫屋、吃灶糖

   春节习俗之腊月二十四:扫屋、吃灶糖  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攻略大全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攻略大全  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北方称“扫尘”,南方叫“掸尘”。虽说“二十四,扫尘日”,实际上从祭灶前后到年终,均为扫尘时间。中

声明:《腊月二十九风俗 腊月二十四的年风俗》为网友独家说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