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在时间上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间,大概是17万多个小时。同时,从牙牙学语的婴儿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需要学习各种的技能,掌握各种的知识,培养各种的素养,粗略算下来,不下几百种。
猛一看上去,时间挺长,可是分配到具体需要掌握的“本领”上,其实非常有限。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对此都有深刻的体验。
往往刚开始的时候,生怕耽误了孩子的发展,怕影响了孩子的某种天才,几乎任何一个方面都要尝试一下。孩子突然冒出了一个外语单词,那以后说不定会成为外交家;孩子在纸上的涂鸦,竟然像极了印象派的杰作,那可得培养孩子成为毕加索第二;孩子玩滑板车一玩就学会了,怎么看怎么像是未来的奥运冠军的样子……总之,运动、艺术、科技、文化,哪个方面家长都希望让孩子尝试一下,万一要成了呢?
渐渐地,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一个又一个日子的课程,一次又一次的考级……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在变化,原来喜欢汽车的现在喜欢篮球了,原来喜欢画画的现在喜欢音乐了。于是,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家长也在随时调整着自己的判断和期望。
我想说,这个过程是正常的,每个家庭的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漫长的,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整个时期。
那么,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素质究竟是什么呢?家长究竟应该怎样去衡量不同的素质,又怎样去着重培养这些素质呢?这的确是令每一个家长都会头痛,也值得每一位家长思考并付出行动的大难题——孩子一天一个样,看似漫长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如果耽误了某些素质的培养,到了长大了就不好弥补了。
说实话,我的心路历程以及所作所为,和大家也都一样。从孩子小的时候,一会儿着重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一会儿又想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一会儿想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一会儿又想培养孩子阅读思考的习惯,真的是无所适从,想一出试一出。
这中间,有过想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带着孩子满世界看博物馆,后来三过卢浮宫而不入的经历;也有想通过下围棋培养孩子思维能力,以及热爱东方文化,但只学了皮毛就放弃的经历;还有想通过学习游泳,让孩子强壮身体锻炼意志,但中断了游泳课,现在跟着小伙伴自学的经历……
这么几年下来,我们从各种欣喜到各种焦虑,最后则是各种平静。我也陆续整理了自己的思路,调整了心态,变化了方法。
总的说来,我觉得知识和技能,是建立在素质之上的。如果偏离了素养,只是强调掌握的多少技能,学习了多少知识,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浪费了时间去获得随时会变化的东西,最终将无所获得。我认为有三种素质,是孩子成长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也最为核心的。下面,就和大家聊聊。
第三个素质:生活的观念——是什么人比做什么事更重要
中国的父母,具有很强烈的忧患意识,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以及未来充满了焦虑,这我很理解。但是,究竟让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本领,才能保证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除了以上的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必须的之外,我认为怎样面对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生活观念,听起来挺虚的,而且也不重要,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呢?我想说的,其实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怎么说呢,就是你认为生活中最有价值的是哪些,自己愿意用时间和努力去换取的是什么。有的人认为,文化的享受是最重要的,有的人认为,心灵的归属是重要的,有的人认为,自由地生活是最重要……那么,这就会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这方面,很多家长都会忽略掉。其实,这非常重要。不仅决定着孩子未来的职业,未来的生活,还决定着未来的人生。在人生观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个指导人生方向的旗杆。
所以,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决定长大以后他会从事某种职业。更为重要的,是决定孩子今后生活的方式——这比一切的目标,乃至梦想都重要的多的多。
孩子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是从事商业,或者文化,也或者是厨师,园丁,甚至在任何的职业之间转换,都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都是基于孩子已经建立的生活观念之上的一个个机遇而已。
说白了,一个生活观念正确的人,无论做什么职业,都容易做出成就;一个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在任何境况下,都容易过的幸福。
那么,生活观念又该如何培养呢?很难,也很简单。很难,是说没有所谓的正确的生活观念,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是对的;说容易,是说孩子不用专门去学,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就我而言,我的生活观念特别简单。就是对自己和对朋友都能够做到坦诚,能够从事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有益的事业,那么,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了。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