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谋士为何总是习惯窝里斗?主要有何原因

  《三国志》另有一种说法,是郭图劝说袁绍迎接汉献帝,建都邺城,袁绍不采纳。迎接汉献帝是当时最大的事情,沮授又是当时袁绍手下职位最高的谋士,这样大的事情为什么没有沮授的意见?

  当然了,即便沮授和郭图意见不一样也不是问题,可到了官渡之战时,两人的意见和分歧就变成了争斗。

  袁绍准备南下进攻许都,沮授和田丰等人建议,我们连年征战,百姓已经很疲惫,这是我们的忧患。不如先向皇帝报捷,使百姓休养生息。如果曹操不让我们觐见天子,就说他阻隔王路,这样我们就有了出兵的理由。然后我们就分兵袭扰他的边境,让他们不得安宁。这样经过三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把曹操拖垮,大事就可以成功。郭图、审配等人说,以明公的神武和河北的兵强马壮,打败曹操那是像翻手掌一样容易。现在不夺取许都,恐怕以后就更不可能了。

  这不过是战略方针问题的讨论,也就是采取持久战来消耗对方的军事能力,还是采取速决战来一举消灭敌人,袁绍倾向于后者并予以采纳,于是大军进攻至官渡。但是,郭图却不罢休,还要在袁绍面前进一步诋毁沮授,说:“沮授监管内外,威权震动三军,如果让他进一步强盛,又有什么办法能够制约他呢?”

    就这样在大战之前,袁绍要将沮授的典军职权分为三都督,分别由沮授、郭图、淳于琼各领一军。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实行,但内斗的祸患已经埋下。

袁绍的谋士为何总是习惯窝里斗?主要有何原因

  官渡之战,许攸随袁绍在官渡前线,正在相持阶段,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就将他们抓了起来。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降了曹操。见到曹操,许攸将乌巢粮仓防守空虚的情况和盘托出,并建议,立即突袭乌巢。如果乌巢粮食被烧,袁绍军心不稳,必然失败。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亲率轻骑兵突袭乌巢,烧毁粮仓,袁绍果然溃败。

蓝月传奇 美女陪玩 热血传奇 套装赠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3851/644103892401.html

更多阅读

袁绍身边的几位主要谋士149 袁绍手下谋士

149袁绍决定出兵也不是那么容易,内部人事方面的政治斗争相当激烈,这直接影响了袁绍的决策。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次子袁熙(字显雍)、幼子袁尚(字显甫)。袁谭的品行有口皆碑,且累立战功,那青州其实就是袁谭打下来的;幼子袁尚却长

袁绍的谋士 揭秘:三国袁绍的谋士为什么总善于窝里斗?

  在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当中,袁绍被推举为盟主,讨董军事行动虽然虎头蛇尾,但这却让袁绍赚足了名声,再加上袁绍显赫的家族背景,因而这天下名士一时间蜂拥而至。等到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袁绍就更是兵多将广,谋士成群。可以说,在三国初期的诸

声明:《袁绍的谋士为何总是习惯窝里斗?主要有何原因》为网友怎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