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版图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向东到日本、向南到泰国、向西到天山、向北到贝加尔湖,汉朝或者唐朝最为鼎盛的时候也远远比不上。此外,元朝还有四大汗国以及其他包括高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内的藩属国。
元朝的版图
蒙古帝国,自成吉思汗建立以后就一直四处征战,经过几位汗王的征服扩张,尤其三次西征灭亡占领了欧洲许多地方,把帝国的疆域不断增加。据说蒙古帝国最鼎盛的时候国土面积有3300万平方公里,虽然因为有一部分领土存在争议导致有人认为是2400万,不论如何它都是世界历史上第二大的帝国。
但是蒙古帝国有四大汗国,它们是成吉思汗分封给他儿子的,虽然隶属于蒙古,但也各自独立。而等到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后,四大汗国中除了伊儿汗国因为是忽必烈的弟弟所建所以一直承认他是宗主和元朝关系不错外,其他三个多多少少对元朝有不满和冲突,之间发生战乱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属于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的领土,却不能算在后来元朝的版图里,而这四个国家加起来应该达到一千万平方公里。
所以,虽然元朝差不多等于继承了蒙古帝国主要的领土,但其实就面积只有一半左右而已。之后,忽必烈征服一些地方,尤其是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元朝当时的国土面积大约在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左右。

忽必烈打到哪里
忽必烈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蒙古王朝的天下都是忽必烈打下来的。忽必烈打到哪里呢?北至俄罗斯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维也纳,叙利亚也不曾放过,蒙古铁蹄可以说踏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那时的中国疆域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疆域的四倍。
忽必烈军队进攻日本图片
至于东方,忽必烈最远打到日本。忽必烈在登位不久之后又征服了朝鲜,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有一个日本的国家。日本常常入侵朝鲜,朝鲜小心翼翼地来向忽必烈告状,这让这位大汗起了东渡日本海的心思。那时的忽必烈正在全心对付南宋,没有功夫腾出手来对付日本,但是他有一个战略家的考量。南宋和日本的贸易往来主要靠着高丽,日本的海盗现在侵扰高丽,为什么不利用那些海盗来对付南宋?在忽必烈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好主意。
忽必烈派使臣给日本送国书,说要和日本建交。日本在接到国书后胆战心惊想向蒙古称臣,可是当时的掌权者不愿意。忽必烈虚张声势地在高丽屯兵,想要恐吓日本人。日本人始终没有上当,忽必烈最后只好派大军攻打日本。很快蒙古的军队就将日本的一座岛屿占领,但由于指挥官被日尔武士所伤,士气大挫。天公也不作美,最后军队只能回朝。
忽必烈不甘心,又先后两次攻打日本,但始终没有成功。忽必烈打到哪里的问题知道答案了吧。
忽必烈打日本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曾经两次攻打过日本,不过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忽必烈想要攻打日本主要是因为,日本从唐朝以后一直没有臣服中国;日本是南宋的贸易对象甚至可能成为外援;日本也是元朝刚征服的朝鲜半岛的威胁。
忽必烈打日本
1274年,忽必烈命令本来驻守朝鲜高丽的洪茶丘率领一万五千人,以及九百艘大小战船跨海出征日本。元军选择进攻的日本的北九州,在博多湾大胜日本。可是不久,出现了一次台风,元朝的战船大部分都遭到了失事或者损坏,据说大部分元军都淹死或者失踪,于是元军只能撤军返回。
第二年,忽必烈见战争无法征服,就想派人去招降。可惜派去的礼部侍郎一到日本就被他们处死。因此,忽必烈十分恼怒,决定再次讨伐日本,当年就征调军队成立了征东行省,也叫日本行省,来主持攻打日本的军事行动。
1281年,此时忽必烈已经灭亡南宋统一中国,他认为时机已到就开始了第二次东征日本。这次忽必烈出动了大约15万人,兵分两路。元军登陆后遭到了日本方面的截击,伤亡较大。之后海上的元军又一次遇到台风,因为战船是仓促建造所以此次损失更是惨重,于是第二次征讨再次失败了。
据说忽必烈后来还想发动第三次东征,可惜没有实施。从两次失败可以看出,元朝的蒙古军队擅长的只是陆战,尤其最强大的是骑兵,但对于进攻日本这样的岛屿而言,他们并不适应。而这两次让元军损失惨重的台风被日本人尊称为“神风”。
忽必烈西征
蒙古帝国发动过三次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第二次是窝阔台派遣拔都等人,第三次是蒙哥派遣旭烈兀。而忽必烈打仗的主要地方是在现在中国各地,比如云南的大理国、南宋等,没有西征过。
蒙古西征
第一次西征开始于1219年,最后经历了五年,在成吉思汗的亲自率领指挥、托雷等儿子的帮助下,蒙古战胜灭亡了西边接壤的花剌子模国,取得第一次西征的胜利。第二次西征开始于1235年,这次不是大汗亲征,而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带兵攻打当时西边没有臣服于蒙古的几个国家。拔都以及蒙哥等人,接连征服了许多城池和地方。最后因为窝阔台去世,拔都才率军回到蒙古。第三次西征开始1252年,当时率军的是旭烈兀,是蒙哥的三弟,也是忽必烈的同胞弟弟,这次主要进攻的是波斯。旭烈兀先后攻占了巴格达、叙利亚等地。最后因为蒙哥去世,旭烈兀也只能率部东归。
虽然蒙古的后两次西征都是因为大汗去世,统帅西征大军的将领必须回去参加选汗大会而结束。但是总的来说,三次西征都是以胜利告终,因为蒙古大军无不征服了许多国家和地方,蒙古帝国的疆域版图也是因此不断扩张。
但是,蒙古的西征的确与忽必烈关系不大,一定要说的话,第三次西征和他关系较为密切些。比如统帅是他的亲弟弟,比如旭烈兀东归也是因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他支持的就是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