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乐器合奏 中西乐器合奏 乐器介绍 中西乐器介绍

乐器介绍分为还几个类别的介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各种类别的乐器介绍。


中西乐器合奏 中西乐器合奏 乐器介绍 中西乐器介绍
    乐器介绍之乐器分类方法
    【八音分类法】
    中国古代有一种按乐器的制作材料分类的方法,称为“八音分类法”。
    八音是指的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8类。
    “金”指用金属制作的乐器,如编钟。
    “石”指用石头或玉石制作的乐器,如磬。
    “土”指用陶土制作的乐器,如埙、缶(fou) [远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就产生了类似水碗的演奏形式——“击缶”。缶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易。离》中记载:“不鼓缶而歌”,《诗经。陈风》中亦有“坎其击缶”。据传古代“击缶”,是用12个小碗敲击成曲的,后来“击缶”演变为击“瓯”,瓯是盆盂—类的瓦器,很像个小碗。战国时期有名的渑池会,蔺相如就是逼秦王击瓯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击瓯在晋代已很流行。隋朝的音乐奇人万宝常在一次与人吃饭时就曾随手击碗成曲,水碗到了唐代还有所发展。]“革”用动物皮革制作的乐器,如鼓。
    “丝”指用丝弦制成的乐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筚篥、篪(音chi,二声。古代两端封闭的笛子)“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
    “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木兄)音zhu四声、(吾攵)音yu二声。
    【古代乐器分类 】
    【新石器时代】
    笛(骨哨)、陶埙、陶铙、石磬、土鼓。
    【夏】
    龠 (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
    【商】
    竽(大笙)、和(小笙)、言(箫)、镛(大铙)、编铙鼗、缶、铎、特磬、足鼓。
    【西周】
    篪、管、箫(排箫)、簧、贲鼓、应鼓、悬鼓、琴、瑟、编钟。
    【春秋战国】
    筝、筑、铜鼓、柁鼓、锭于。
    【秦、汉】
    遂(笛)、羌笛、芦笙、葫芦笙、角、笳、节鼓、琵琶(阮)、箜篌(卧箜篌)。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笛(长笛、短笛、横笛、义嘴笛),尺八,箫(排箫、大萧、小箫),笙(大笙、小笙),口琴(口弦),吹叶,髯篥、双髯篥(双管),方响,锣,鼓(羯鼓、檐鼓、齐鼓、腰鼓、都县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正鼓、连鼓、达卜{手鼓}),铜钹(正铜钹、和铜钹、铜铙),拍板,星,三弦琴,击琴,太一,七弦,六弦,天宝乐,琵琶(大琵琶,素琵琶{阮}、曲项琵琶、大五弦琵琶、小五弦琵琶),箜篌(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筝(弹筝、挡筝、轧筝、奚缌)。
    【宋、元】
    笛(官笛、羌笛、夏笛、小孤笛、鹧鸪、扈圣、七星、哨笛),竖箫,横箫,芦沙凤筌(36簧),云锣,铳鼓,水盏,火不思,渤海琴,葫芦琴,胡琴,三弦。
    【明、清】

    笛(曲笛、梆笛),鼓(堂鼓、缸鼓、板鼓、书鼓、八角鼓、点鼓),扬琴,胡琴(提琴)、南胡(二胡)、板胡、梆胡、椰胡、四胡、京胡、阮(月琴、双清、奏琴)。


    【民族乐器】
    民族乐器分为四类: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
    一、体鸣乐器:
    (1)敲击体鸣乐器: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铓、铜鼓,等等。
    (2)互击体鸣乐器: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大铙、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击体鸣乐器: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等。
    (4)摇击体鸣乐器: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 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等。
    (5)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等等。
    二、膜鸣乐器:
    (1)棰击膜鸣乐器:大鼓、壮族的种劳、瑶族大鼓、水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拢、赠疆、瑶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猪嘴鼓、姜鼓、战鼓、扁鼓、八音鼓、书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环鼓、抬鼓、达玛、纳格拉、达玛如、建鼓、神鼓、那额、达布尔、竹鼓,等等。
    (2)拍击膜鸣乐器:夏尔巴鼓、八角鼓、铃鼓、达卜、黄泥鼓、长鼓、光亚、光吞,等等。
    (3)混合击膜鸣乐器:手鼓、圆鼓、边鼓、双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三、气鸣乐器:
    (1)唇振气鸣乐器:牛角、铜角、刚洞、海螺、鹿笛、长号、筒钦、铓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气鸣乐器:合欢箫,等等。
    (3)边棱气鸣乐器:胡笳、壮笛、乃依、横笛、横笛、短箫、筒箫、鼻箫、斯布斯额、鹰笛、骨笛、吐任、直通箫、布利亚、巴葛丢冬、列都、笛朽篥、库洛、双管鼻笛、扎令、阿乌、笛老挪、泥哇呜、狍哨,等等。
    (4)吹口气鸣乐器:夜箫、侗笛、塞箫、奖、瓦格洛、雄林、苏奈依、嘟噜、低音嘟噜、太平箫、嘎嗦、五月箫、筚箫、筚笋、勒绒、姊妹箫、双管侗笛、波晓呼、决篥杰,等等。
    (5)单簧气鸣乐器:巴乌、筚、筚相、苗笛、芒筒、竹叶笛、马布、筚鲁、寸笛、咚咚亏、笔管、大嘀珑、筚多喝、波芦、筚建、利列、利罗、笛列、筚尔、筚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双管巴乌、双管筚朗叨、筚总、决列、双管竹叶笛、双管马布、菲察克、筚达、葫芦笙、芦笙、排笙、木叶,等等。
    (6)双簧气鸣乐器:巴拉曼、波伯、细筚篥、小闷笛、苏尔奈、长唢呐、嘉令、波列、苗族唢呐、白族唢呐、彝族唢呐、拜、勒尤·勒浪、洞巴、阔诗乃依、双筚篥、长积、双管闷笛、咪咪、双勒浪,等等。
    四、弦鸣乐器:
    (1)打击弦鸣乐器: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2)弹拨弦鸣乐器: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独弦琴、五弦琵琶、纳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兹、苏古笃、扎木年、弹布尔、赛依吐尔、碧约牛腿琴、独它尔、喀什热瓦普、多朗热瓦普、热瓦普、巴朗孜库木、库木日依、阿肯东布拉、乐队东布拉、月琴、贵州咸宁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龙头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僳僳三弦、赛玎、壮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竖箜篌、凤首箜篌、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卡龙、弓琴、达比亚、傣玎、托甫秀尔、东布尔、菲特克呐、三线琴,等等。

    (3)弓拉弦鸣乐器:琤尼、牙筝、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萨它尔、胡西它尔、椰胡、葫芦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独弦胡琴、适争、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铁琴、藏京胡、马骨胡、竹筒胡、纳西胡琴、二簧、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马头琴、克亚克、呃吱、牛腿琴、库布孜、朝尔,等等。


    【按不同弹奏方式分类】
    1、吹奏乐器
    我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采,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全部乐器: 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 、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瑶、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 。
    2、弹拨乐器
    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
    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
    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
    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典型乐器: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
    全部乐器: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竹制口弦(彝族) 、乐弓(高山族) 、琵琶(汉族) 、阮(汉族) 、月琴(汉族) 、秦琴(汉族) 、柳琴(汉族) 、三弦(汉族) 、热瓦甫(维吾尔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扎木聂(藏族) 、筝(汉族) 、古琴(汉族) 、伽耶琴(朝鲜族) 、竖箜篌、雁柱箜篌。
    3、打击乐器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
    全部乐器: 梆子(汉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汉族) 、腊敢(傣族) 、编磬(汉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诺族) 、钹(汉族) 、锣(汉族) 、云锣(汉族)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碰钟 、钟(汉族) 、编钟(汉族) 、连厢棍(汉族) 、唤头(汉族) 、惊闺(汉族) 、板(汉族) 、木鱼(汉族) 、吾攵(汉族) 、法铃(藏族) 、腰铃(满族) 、花盆鼓(汉族) 、铜鼓(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族) 、象脚鼓(傣族) 、纳格拉鼓(维吾尔族) 、渔鼓(汉族) 、塞吐(基诺族) 、京堂鼓(汉族) 、腰鼓(汉族) 、长鼓(朝鲜族) 、达卜(维吾尔族) 、太平鼓(满族) 、额(藏族) 、拨浪鼓(汉族) 、扬琴(汉族) 、竹筒琴(瑶族) 、蹈到(克木人) 、萨巴依(维吾尔族) 。
    4、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数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优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刚劲、欢快、富于歌唱性。
    典型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全部乐器: 乐锯(俄罗斯族) 、拉线口弦(藏族) 、二胡(汉族) 、高胡(汉族) 、京胡(汉族) 、三胡(汉族) 、四胡(汉族) 、板胡(汉族) 、坠琴(汉族) 、坠胡(汉族) 、奚琴(汉族) 、椰胡(汉族) 、擂琴(汉族) 、二弦(汉族) 、大筒(汉族) 、马头琴(蒙古族) 、马骨胡(壮族) 、艾捷克(维吾尔族) 、萨它尔(维吾尔族) 、牛腿琴(侗族) 、独弦琴(佤族) 、雅筝(朝鲜族) 、轧筝(汉族)。


    乐器介绍之拉弦乐器
    小提琴
    小提琴是一种表情丰富的弦乐器,它除了能表达优美如诗般的情感外,亦能拉奏出澎湃、扣人心弦的气势。在大部份的管弦乐曲中,小提琴均担当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小提琴的前身是十五世纪的古提琴"viole da braccio",一种放在肩上用肩上用弓拉奏的弦乐器。至於制造小提琴的发源地,最着名的首推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克来摩纳(Cremona)。当地的着名小提琴制造家包括意大利人阿玛娣(Niccolo Amati 1596-1684)、史塔第发利(Antonio Stradivari 1644-1737)与瓜内里(Giuseppe Guarneri 约1666-1740)。
    演奏小提琴除了用弓拉奏之外,间中亦以手指弹拨弦线,这技巧称为拨弦("pizzicato")。
    中提琴
    远在十五世纪时,欧洲盛行一种叫中音「维奥尔」 ("tenor-viol") 的弦乐器,这种乐器到了十五世纪末,基本上已演变成今日的中提琴。中提琴的音域介乎小提琴与大提琴之间,它的音色柔和而丰厚,有其独特的音质及音色。
    大提琴
    大提琴属於弦乐器中的低音乐器,其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地位和男低音在合唱中之地位相等。它的前身是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提琴 "viola da gamba",这种乐器源於欧洲,原本有六根弦,最初是放在腿上演奏的,後来为方便演奏,加上了支脚,才演变成今日的大提琴。
    大提琴在早期只是小型乐队中的伴奏乐器,负责低音部的和声。自十六世纪末,意大利大提琴家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 1659-90) 尝试以大提琴担任独奏後,大提琴才逐渐成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
    低音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是弦乐器中最巨大及最低音的乐器,直接由倍低音「维奥尔」演变而成。低音大提琴在古典音乐中,通常是把大提琴的低音部份降低八度而重复演奏,但也可担当独立的低音部份。於爵士乐中,经常以拨弦的方法来演奏的低音大提琴,也担当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乐器介绍之擦弦乐器
    二胡
    二胡为我国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拉弦乐器,它广泛地流传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以至珠江流域。二胡这个名称,在南方是专指独奏用或在国乐队用的一种,北方人称为「南胡」。由於全国各地不同的习惯,也有称为「二弦」、「嗡子」、和「胡胡」的,名称虽多,实际上都是同一种乐器。
    民国初年,刘天华先生根据了西方小提琴的优点,改良成现在国乐使用的二胡基础架构,并且大量吸收小提琴演奏的优点。并且确定了二胡的定弦为内D外A,改变了民间艺人自由定弦的现实状态。
    二胡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既能演奏柔和、流畅的曲调,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旋律,音色刚柔多变。由於流传和使用的地区不同,演奏法大同小异,但都具有不同的演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二胡在国乐团中是主要的旋律乐器,既用之於独奏,也适於合奏或伴奏,在民间戏曲的多种戏种中均为重要的伴奏乐器。
    高胡
    又称做高音二胡,声音并不大,但是 声音特殊,很容易可以听出来。另外,高胡常常被用来做为SOLO乐器或是乐曲的主旋律,在国乐团里占了满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胡
    中音二胡简称中胡,它是在二胡的基础上创制的,其形如二胡aIhUaU.cOM,琴筒比二胡大,音色沉厚,不但可用於合奏、伴奏,有时亦做为独奏乐器。中胡定弦比二胡低一个纯五度。通常定弦定音为 gd 。
    革胡
    革胡是一种音量较大,音域较广的低音拉弦乐器,它是在二胡的基础上参考西洋的大提琴的演奏方式改革而成。它张有四条弦,设有指板,琴筒横置,由於有指板,按弦极为方便,不仅能拉奏,还能拨弦弹奏。主要用於合奏,也可担任独奏。其空弦定音为 C , G , D , A 。
    倍革胡
    低音革胡与革胡相似,但型态更加巨大,演奏方法与低音提琴相似,豊富了弦乐低音部的力量。采四度定弦,空弦定音为 E、A 、 D , G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4051/643290074278.html

更多阅读

西洋乐器名称简介 西洋乐器名称

  弦乐器(The String Family)  弦乐器是以琴弓磨擦或弹拨的方式振动琴弦而发声的,早期的弦乐器皆為拨弦乐器,如埃及的竖琴、希腊的齐特琴、印度的古琴等,弓弦乐器发展较晚。弦乐器经过长时间的演进,目前常用於交响乐

中国国粹民乐 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中国民乐合奏十大名曲

专辑列表:├─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二胡2CD│ ├─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二胡CD1│ └─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二胡CD2├─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古琴2CD│ ├─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古琴CD1│ └─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古琴CD2├─中国乐器

女生适合学什么乐器 适合女孩学的乐器

简介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有几个才艺,那么想学乐器的女孩子应该学什么呢?接下来,我简单分析一下并推荐给大家,主要是从中国传统乐器和西方乐器。考虑元素详细介绍女生适合学什么乐器_女孩学什么乐器好声明:此文文字内容为作者原创,至

礼仪之争与中西文化的最初冲突 中西文化冲突

所谓礼仪之争,开始时只是天主教内部关于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关系展开的争论。根据《新天主教百科全书》给“中国礼仪之争”的定义可知,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士人祀孔,二是家人祭祖,三是中西文中关于基督教上帝的译名之争。一、耶稣会内的“

铜管乐合奏经典曲目 铜管乐合奏欢庆简谱

铜管乐合奏经典曲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xG1vk1Rr5I/2.运动员进行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B2e7JnuN_s/3.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CJ0Oz

声明:《中西乐器合奏 中西乐器合奏 乐器介绍 中西乐器介绍》为网友把酒祝东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