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民族音乐 鄂伦春族音乐


Elunchunzu yinyue
鄂伦春族音乐
music of Oroqen nationality

   中国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族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的呼玛、逊克、爱辉、嘉阳等县。人口4132人(1982年统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通用汉文。鄂伦春民间音乐主要有山歌体的“赞达仁”、歌舞曲“吕日格仁”、宗教歌曲“萨满调”等。
 赞达仁 鄂伦春族民歌中主要的音乐形式。在鄂伦春语中,赞达仁的词义本身虽然是指山歌小调类型的民歌,但也泛指歌舞曲以外的一切民歌。就其内容而言,它包括悲歌、情歌、儿歌、摇儿歌等。赞达仁有无词和有词的两种形式。无词的节奏较为自由,只用衬词“哪衣呀,哪耶希哪──斯耶”等填充曲调。这类歌即兴性强,音调高亢刚健,如:[]有词的节奏规整,结构方整对称,有时将这两种赞达仁连起来唱一些叙事性的内容。
 吕日格仁 鄂伦春族民间歌舞。人们手拉着手,随着吕日格仁的节奏前后摆动,在原地或沿圆圈踏步。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多。吕日格仁歌曲衬词多样。有些吕日格仁和赞达仁相似。一般说来吕日格仁情绪活跃,节奏便于舞蹈,结构短小方整,有的只有一个乐句。歌舞进入高潮时常常唱出一些力度较强的、有节奏的呼号衬词。
 萨满调 兼有歌唱、舞蹈、叙事的特点。它的节奏多变,衬词特殊,音调富于表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鄂伦春族民歌的古朴风貌。
 鄂伦春族民歌多为五声羽、宫调式,其次为徵、商调式。五声音阶中的偏音多作经过音使用。在黑龙江黑河地区的鄂伦春族民歌中有六声音阶出现。鄂伦春族民歌多为单乐段,由两句或四句构成。旋律以连续四、五度大跳音程进行为典型乐汇。节奏有二拍、四拍、三拍等,亦有不规则节奏及混合拍等,但散板极为少见。鄂伦春族民歌的传统唱法中,长音一般平直,无颤音或波音,只在开头和结尾有装饰音。歌曲变体较多,一曲多词现象相当普遍。歌词多采用头韵,音乐和歌词结合自然。
鄂伦春族民族音乐 鄂伦春族音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鄂伦春族民间音乐得到发掘和整理。反映鄂伦春人民新生活的歌曲《鄂伦春小唱》、《鄂伦春姑娘》等受到群众的欢迎。以鄂伦春民间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歌剧《带枪的新娘》已由哈尔滨歌剧院上演。
                 何今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4151/35247511049.html

更多阅读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影响 浅谈高铁对民航的影响

摘要: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艺术价值,是任何国家音乐所不能比拟的,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集体创造的。它源于生活,产生于劳动之中,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民族音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各

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大学 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的一支,有时又称作人类音乐学,是对具体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进行研究的学科。始于19世纪,随民歌的收集发展起来的。常运用民族学的实地调查等方式来作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一般也以欧洲以外地区的各民族的音乐为

婚礼音乐的运用 婚礼民族音乐的运用技巧

   在新人的婚礼上,无论是主题婚礼还是传统婚礼,音乐一定是婚礼上不可缺少的。音乐制造出来的第二空间虽然看不到,但是给心灵上制造出来的意境绝对不低于场景的布置。所以婚礼民族音乐的选歌和播放时机选择绝对是一种艺术。 

中国民族音乐基本特点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首先,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中国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5、6”。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

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的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的内涵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声明:《鄂伦春族民族音乐 鄂伦春族音乐》为网友逍遥决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