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更多大国工匠 邵逸夫 时代需要更多的“邵逸夫”

  1月7日早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邵逸夫先生逝世,享年107岁。作为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邵逸夫在文化领域有极高的地位。但他更被人称道的身份还是慈善家。多年来,他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了大批教育、医疗设施。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逸夫楼”早已是很多人对邵逸夫先生最为直观的印象。这源于他从1985年开始,在中国内地持续巨额捐献,尤其是资助办学。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共捐赠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近47.5亿港元,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内地很多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命名的建筑物。
  随着邵逸夫先生离世,有人回忆起自己看“邵氏电影”的时光,更多的人感念他捐资教育的拳拳爱国心。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逸夫”早已经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美好的符号,代表着漂亮的教学楼、完善的仪器,更代表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嵌入到每一个80后、90后的读书记忆中。
  作为一个商业英雄,邵逸夫无疑是十分成功的。1000部以上“邵氏电影”,让邵逸夫赚得了1000亿港币以上的财富。对商人来说,电影是挣钱的大买卖,只要有钱挣,什么电影都可以拍。但邵逸夫不仅是把电影当做一种赚钱工具,更是将它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获得大小奖项46个,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
  不满足于挣钱,还要做出更好的文化产品,让人们在电影当中得到精神慰藉和力量感召,这是邵逸夫对于电影的认识。但他并没有在此止步,而是走得更远,从为人们拍更好的电影,到为国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开始对整个国家的命运和希望有了思考。邵逸夫曾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正是在这种理念之下,他后半生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投身到了中国的教育和医疗事业。
  正如一位商人所说:“生意场上来不得半点儿慈善,但企业家不能没有善心。”其实,一个人挣十万块,可以只靠个人勤劳;如果能挣一百万,就得靠会经营的头脑;如果能挣一百个亿,那就得靠时代的机遇。而这个机遇是时代给予的,更是千千万万人共同创造出来的。一个人认识到了这一点,有了对民族未来的担当精神,就会让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进一步的飞跃。
  当下中国不缺富豪,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让很多商界弄潮儿可以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意识挣得大笔财富;我们也不缺少慈善,每逢大灾大难,无数国人奉献出自己的爱心。但此刻人们怀念邵逸夫先生,更多的,还是期待这个社会有更多的“富而好礼”的人,出现更多的“邵逸夫”,以他们的赤子精神、担当精神,为了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1月9日)
  品读赏析
  本文叙议结合,前半部分叙述了邵逸夫的事迹,后半部分则是对财富与慈善的议论,最终提出本文主旨――时时做慈善。文中所列举的数据,充分证明了邵逸夫的慈善贡献。文章结尾发出呼吁,引人深思。

时代呼唤更多大国工匠 邵逸夫 时代需要更多的“邵逸夫”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4151/443363765445.html

更多阅读

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 感觉幸福更多

“这是你爱的承诺,.......可是,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是王二妮感动了我。这首歌刀郎没感动我,斯琴格日乐也没感动我,可是陕北妹子王二妮感动了我。1999年之前国有企业改革使我陷入了绝对的艰难,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我是亲身体验了一遭,我的组

管理如何创造价值 医院营销管理如何创造更多价值?

医院管理,需要创造新价值当今是一个趋势干掉规模的时代。医院如何优化生存?如何创新基因?去开发更多具有话题性和影响力的内容产品,去建立服务生态系统,去整合资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促进优势的再生。我在浙江大学讲课中专门谈到了这一问

二毛 照护天使投资 呼唤更多的“微天使”和“微投资”

周鸿祎奇虎360公司董事长我对天使投资的理解是这样的:你创业的时候别人帮助了你,那么你今天有能力了,你其实可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在中国,我绝对不是天使投资者中投资项目最多的、也不是投资额度最大的。我对天使投资的理解是这样

声明:《时代呼唤更多大国工匠 邵逸夫 时代需要更多的“邵逸夫”》为网友说不出再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