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2/16
基本情况:滔滔,男孩,5岁
主诉:发烧四天,伴咳嗽
病情经过及分析:
2012-12-7,周五,洗澡受寒,次日流清涕,大便吃饭正常;
2012-12-8,周六,咳嗽加重,鼻塞,大便略干,舌尖红苔薄白。吃了一盒热过的酸奶,中午吃了苹果(饮食不当,加上外感未除,同时变生内热);
2012-12-9,周日,咳嗽、喷嚏、嗓子发红,发烧38.5,(此时仅仅是一个外感风寒),自行服用小儿止咳糖浆(其中中药成分治标不治本,西药成分还伤肝肾,年龄小的不宜使用),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不知什么人把古方柴胡桂枝汤改的面目全非,不通医理,且不对症);下午孩子上围棋课时室温很高(又感温热之邪),三点发烧,晚上烧退,同时推天河水,清心经,清肺经,揉耳后根,各200次。手心脚心发烫,特别是大腿根,额头不烫,脸部及耳根处烫,推拿后睡眠很好;
2012-12-10,周一,持续发烧38.5左右,自行服用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感冒清热颗粒,推拿手法如前。白天精神尚可,嗓子疼,凌晨体温升到39度,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五毫升后,半小时后汗出烧退。嗓子不红,但有两个长条的像小虫子一样,有两毫米大,偶尔出现磨牙,小便少(此时内热症状已经很重,极易误诊为温病),尿中出现泡沫(用药杂乱,已伤及肾阳)。
2012-12-11,周二,继续使用前述中成药,精神好转,吃饭大便正常。干咳,但出现黄鼻涕。晚上喝了葱头、桔皮、冰糖、生姜煮好的水兑红醋,约有300毫升(只解表,未清里热,结果使内热更甚)。同时推拿,快凌晨时发汗烧退。凌晨两点服用清热宁颗粒(药物成分为羚羊角粉、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冰片等,性极寒,古法用治高热惊厥,此处根本不需要这么猛的药,此时伤到脾胃);
2012-12-12,周三,早上起床后流少量鼻血(邪热迫血妄行)。体温一直持续在38度左右,家长不敢自行处理,晚上找到允升堂,提供详细问诊单,
当时症状:发烧,体温38,恶寒、无汗,口渴,喜热饮,面黄,咳嗽有白色稀痰,早晚重,咳嗽时头痛,肚子疼,嗓子不红,舌尖红,舌苔微黄,小便短赤,有泡沫。两腮边皮肤上总有小点点,感觉毛孔未张开,背部容易痒,要洗澡才能缓解。
病情分析:
表寒未解,发烧本来为正气奋起御邪的反应,但表寒较重,郁遏体表,正气一时不能抗邪外出,表现为内热症状。(舌红、涕黄、面红、手足心热等,极易误诊为温病),所用药物皆为寒热并用,致表更寒,里更热,属典型误治。根据目前症状,判断为桂麻各半汤证。《伤寒论》“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治疗:
此证病机为寒邪郁表,正气欲胜而不得,故用仲景桂麻各半汤意,嘱外感四大手法各400下,取汗为度。(这是本次治疗的点睛之笔:用小儿推拿做了一个伤寒论的方子出来,中医辨证的变化之妙,尽在其中)
当晚开天门、揉太阳后,微汗出,即停。
2012-12-13,周四,治疗次日,咋晚未烧,起床时咳嗽有痰,咳而呕,恶寒消失,瘙痒减轻,尿中仍有泡沫,白天体温一直37.5(对症,甚效)。晚上咳嗽次数减少,有痰,揉眼睛,头疼,想流眼泪(未遵嘱在家休养,表证仍未全解)。
处理:外感四大手法,取天河水10分钟。

2012-12-14,周五,治疗第三天,晨起咳而有痰,喝小米糯米粥,体温37度,略有头疼,回家继续做外感四大和取天河水。晚上,退烧,头痛消失。(至此,表寒已祛,郁热已解,唯前后迁延半月,用药杂乱,致患儿脾胃受损,土不生金,咳嗽仍然未愈,尤其布洛芬伤及肾阳,导致小便出现泡沫。)
推拿手法用:补脾+摩腹顺逆各三分钟,热敷中脘及神阙,补脾后额头脖后拫微汗。
2012-12-15,周六,治疗第四天,咳嗽减轻,尿中泡沫减少,舌苔由黄变白,肚子疼消失。醒来时补脾一次,改为分推前胸。至晚间,尿中泡沫消失。此时,内热已经退去,补养脾胃的法子已经见效,
2012-12-16,周日,治疗第五天,干咳无痰,嘱补脾,小米麦冬粥调养。舌苔表示,胃气大伤
2012-12-17,周一,其他症状消失,只余晨起干咳,早晚小米麦冬粥,脸色今天好转;一夜之间,舌苔满布,彰示胃气来复,小儿生气蓬勃,真正叫人叹服
2012/12/18 周二,晨起未咳,半夜三点半咳了一阵,咳嗽很少,就是运动给劲后会咳一阵,至此已经痊愈,嘱调养脾肺;此时仅剩脾肺气虚,不需处理,慢慢调养即可
总结:这个病案本身原因并不复杂,但由于家长的自行处理发生了方向性错误,所以烧一直不退,表寒反而更重,里热也越盛,可见中医临症变化之妙,不是那么快能掌握并应用的;值得庆幸的是,家长最后采用了中医治疗,只用一个小儿推拿就四两拨千斤,轻轻化去了各种药物都没有退去的发烧,滔滔当时已经出现脾胃、肾阳都受损伤的症状,如果去医院,要退烧,必定会采用更大剂量的抗炎药物,这样的寒凉药物必定直折孩子阳气,即便最后烧退,最后留下的脾胃和肾的问题,又交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