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伏波将军马援
汉伏波将军马援是陕西扶风人士,通过了解汉伏波将军马援生平经历得知,马援生于公元前14年,卒于公元49年,享年63岁。伏波将军马援不但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军事家,而且还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率兵打仗之前,曾担任了六年的太守。马援在京里时,喜欢给百姓讲故事。马援口齿伶俐,并且有着出色的思维能力,因此百姓们都爱听马援讲故事。
马援雕像
除此之外,马援还擅长兵法,每次说到军事策略时,马援总是滔滔不绝,东汉光武帝非常佩服马援,常常当着百官的面夸赞马援说:“伏波论兵,与我意合。” 因马援军功显赫,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建武17年封马援为伏波将军。马援南征越南大获全胜,马援班师回朝后,考虑到匈奴、乌桓仍在骚扰北部边境,为了保障汉朝领土的安定,马援向汉光武帝请命,让自己率兵前去讨伐匈奴和乌桓。
建武二十四年,是马援最后一次出征。不服老的马援亲自率领大军前往五溪攻打蛮人,马援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久之后,马援不幸染上了瘟疫,病逝在军中。正如马援所说:“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活在儿女手中?”马援最终战死沙场,完成了马革裹尸的夙愿。由于马援性格耿直,在朝为官时得罪了很多小人,马援死后,一些朝廷官员恶意诽谤马援。汉光武帝听信了谗言,不让马援下葬。等到汉章帝即位后,才追谥马援为忠成侯。
马援名言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熟知的几个成语,都是马援留下来的名言。比如“聚米为山”、“马革裹尸”、“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等等都是马援名言。马援不但是东汉名将,而且他还是辅助东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中兴大业的大功臣。马援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少有大志的马援曾经想放弃学业前去边疆开垦谋生。马援出发前,他的大哥因病去世了,马援为了给哥哥服丧而留在了家中。
马援画像
后来王莽当政,马援前往边区开垦荒地,在马援辛勤劳作下,他拥有了数千头马、牛、羊。但是,胸怀大志的马援并不知足,马援常常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身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在面对穷苦生活时,应该越穷越有勇气,越老越该强壮。虽然马援在家乡成为了一个有钱人,但是马援不愿意做个守财奴,他把赚来的钱都分给了兄弟和相邻,自己依然身着旧衣裤在田间劳作。
后来,马援投到东汉光武帝刘秀门下,为刘秀平定群雄出谋划策。马援南征越南,凯旋而归时,很多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他。但是报国心切的马援考虑到匈奴仍在边境扰乱,于是马援再次向光武帝请求出征。马援临行前说到:“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活在儿女手中?”这句话也是马援名言之一,为后人广为传唱。
马援墓

马援是西汉末年的著名爱国将领,也是西汉的开国元帅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上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马援墓位于现在的陕西省,马援墓的具体位置在宝鸡市扶风县城,马援墓由于地处关镇伏波村西。
马援墓
所以从地理位置来看,相对偏远,所以没有太多的人士前来拜访,甚至还有不少的朋友甚至不太知道马援墓具体在何方。只是在近年来,由于陕西省非常重视对所辖历史文物的宣传和推广。所以,让更多的朋友对马援墓的情况有了一些相关的了解。
从外观上看,马援墓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外形和占地面积上与普通的墓碑非常相似,只有走近前,才能够看到上面撰刻的“马援墓”字样。虽然马援墓没有体现现古人的豪华,但是马援本人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谓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英雄这豪杰,它在中国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堪称是我们历史的一代名人和伟人。
马援墓的存在,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提示着我们后人一定要铭记历史,马援墓的存在也间接的提示着我们有太多的古文化值得后人去珍惜,特别是这些古人的事迹更是值得我们大家牢记和歌颂。马援墓这些古迹的存在也证实了我国历史中曾出现过各类的英雄人物。所以,重视和缅怀这些古人是我们对历史的最大尊重和对古人的最好的敬意。让我们大家共同的记住历史,记住马援墓。
马援后代
马援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但是一代名将的子女们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呢?我们想要知道这些,首先还是要熟悉一下马援的一生以及马援后代。
马援石像
马援是东汉开国的功臣,一生中的战绩是比较多的,他从小就很有志向,就是能够征战沙场,最终能够马革裹尸。当时为了刘秀登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马援的一生中从来都不会拉帮结派,当时马援受到了重用了之后之前的旧友很多都来投靠他,但是马援从不喜欢阿谀奉承的人,只要是想要巴结他的人都被他赶走了。
马援的年纪比较大了之后,但是还是想要整张沙场,最终马革裹尸。马援后代有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的,之后三个儿子还是比较争气的,在朝中还是有一定的官职的,说到马援的女儿有一个是当上了皇后的,古代的家族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在马廖的妹妹当上了皇后之后自己在朝中的官职也是有了一定的提升的。马廖是马援的三个儿子中比较有出息的,之后在汉明帝死后被奉命掌管门禁的成为了卫尉,之后即位的皇帝对马廖是十分的重用的。其中马援的次子马防继承了自己父亲的衣钵有征战沙场的经验,但是功勋还是没有恢复到自己父亲当时的辉煌。
到了马廖的后代之后,马家的风管也算是到头了,因为之后有一次马廖的儿子批评了朝廷中的官员受到小人的诬陷之后家道就中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