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宾阳洞的帝后礼佛图被国人先盗,后卖给美国后,巩义的这几组帝后礼佛图就更加弥足珍贵。这几组浮雕图构图严谨,技法娴熟,人物性格鲜明,可谓佛教艺苑中珍品中的珍品,参观中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只可惜现在懂得欣赏的人也不多,白白辜负了它们。
巩义石窟寺的《帝后礼佛图》是国内目前仅存的浮雕孤品,出于对文物的保护,现已封拓,但似乎偷偷的还在干。
《帝后礼佛图》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进香礼佛的情形。因另一处位于洛阳龙们石窟的《帝后礼佛图》被盗往国外,巩义石窟寺的《帝后礼佛图》就成为国内孤品,更显其珍贵。

“帝后礼佛图”分三层六组,呈东西两边对称排列。每层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导,后为皇帝、皇后和侍从,前呼后拥,反映了皇室的宗教活动。为我国现存浮雕中较完整的杰作。东边是以皇帝为首的男供养为前导,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诸王、中官及手持伞盖、羽葆、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前导、簇拥下,缓缓行进的场面。西边构图与东边相似,刻文昭皇后莲冠霞帔,一手拈香,后随两个戴莲冠的贵妇,在众宫女的前导、簇拥下迎风徐行,方向与东边相对。
图中人物密集重叠,顾盼照应,既浑然一体,又有丰富变化。不同于当时常用的以形体高低大小来区分人物等级的手法,尽管图中人物形象并无显著的大小之别,服饰也大致相同,但从人物的位置、相互关系,特别是风度威仪间的微妙差别,都显示出作为全图中心的帝后迥异常表的高贵与尊严,体现出创造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画面中仪态雍雅的贵族和身体矮小的侍从形成了尊卑鲜明的对照。人物造型独具匠心,前呼后拥的礼佛仪仗队中供养人大腹便便,相貌森严,侍从瘦小低微,比主像小三分之一。仪仗队中有的为帝后提携衣裙,有的执扇撑伞,有的手捧祭器,浩浩荡荡地簇拥帝后进香礼佛,表现了皇室宗教活动的盛大场面。构图简练生动,刻工细腻,为我国石窟浮雕艺术中罕见的杰作。
此外,从图中人物的衣冠发式和伞盖、羽葆等仪仗制度看,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因此,这件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看石窟,看博物馆真的是一大享受,每每站立在这些地方,我身心俱悦,恋恋难舍。说真的我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这泱泱大国竟是无几人懂得欣赏。对比着康百万的热闹,真的委屈了这处不比龙门石窟逊色的巩义石窟寺 。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