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为国捐躯 马江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管带都有谁

马江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管带

马江海战是1884年8月23日发生在福建马江一带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交战双方是清政府的福建水师和孤拔率领的法国舰队,这次交战仓促应战的福建水师与法国舰队仅仅战斗了半个小时就全军覆没,福建水师的舰船全部被击沉、击毁,水师官兵大部分战死沙场,下面就说一下马江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管带。

马江海战

马江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管带有:“飞云”管带高腾云,“福星”管带陈英,“振威”管带许寿山,“福胜”管带叶琛,“建胜”管带林森林等。

甲午海战为国捐躯 马江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管带都有谁

“福星”舰管带陈英指挥官兵击退45号艇后,急令起锚,调转船头攻击敌舰。陈英不顾“弹火雨集,血肉风飞,犹屹立指挥,传令击敌”。他的随从劝他暂避敌锋,他对部下说“此吾报国日矣!吾船与炮俱小,非深入不及敌船”,下令冲向敌舰。孤拔指挥3艘军舰围攻“福星”。陈英大呼“大丈夫食君之禄,当以死报!今日之事,有进无退!”指挥所有火力猛击法军旗舰,但因炮小未能击中敌军要害,在望台督战的陈英却不幸中炮身亡。

“建胜”开炮击中孤拔旗舰,轻伤其舰首。敌舰以重炮还击,“建胜”多处中炮,管带林森林阵亡。

管带叶琛指挥的“福胜”舰开战后尾部中炮起火,但仍坚持不退。叶琛战斗中面部受重伤,忍痛督炮连中敌舰,最后饮弹身亡,“福胜”舰亦被击沉。海战开始后,“振威”舰最快做出反应,“振威”管带许寿山,迅速反击,并冒着炮火登上望台指挥,最后32岁的许寿山被敌舰机关炮击中,壮烈牺牲。

马江海战纪念馆

马江海战发生在1884年8月23日,在这一天法国军舰向马尾海港的福建水师发起了攻击,战斗进行了半个小时,最终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福建水师在这场战役中796名官兵阵亡,牺牲的福建水师官兵被安葬于马限山麓,1886年,在这里建立了马江昭忠祠,1983年成立马江海战纪念馆。

马江海战纪念馆

马江海战纪念馆又名昭忠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城东17公里处马尾区马限山东南麓,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为纪念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阵亡官兵,1886年12月建成昭忠祠。1983年重修,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陈列分两大部分:以文物、照片、模型等反映福建船政局的兴衰史;以烈士遗物、碑石、图片等再现中法马江海战的悲壮情景。馆西为烈士冢,馆与冢之间的鱼塘旁新建追思亭,山上有古炮台。1991年被列为青少年德育基地。

马江海战纪念馆馆内主要陈列分为《福建船政》和《中法马江海战》两大部分。《福建船政》部分,通过近200幅的照片、拓片、地图、文字说明及船政模型,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利用“船坚炮利”远渡东来,对我国进行侵略的情况。第二部分为《中法马江海战》。其中展示了100多件革命文物、烈士遗物、历史照片、拓片、碑石等,以大量的史实记录了法国侵略者对我国进行野蛮的侵略行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4951/721024931347.html

更多阅读

黄金生:关于甲午海战的谬误二

2014-09-18 07:48:03【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第一阶段结束,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了一场战役规模的海战,史称大东沟海战,又称中日甲午海战、黄海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甲午海战观后感500字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每一场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对于甲午海战,心情是沉重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甲午战前的中国和俄国、英国并称为远东的三大帝国,那时候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改革,整个国家至少来讲是向上的,GDP总量是不断增加的,

甲午大海战电影 甲午海战对管理者的另类启示

培根有句尽人皆知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毛泽东当年也有一句广泛传达的最高指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然而,怎么读史?如何吸取历史经验?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是常读常新的。作为管理者,读点历史,举一反三,可以

甲午海战纪念馆 甲午海战纪念馆的景点介绍

   爱华小编为你分享甲午海战纪念馆的景点介绍  甲午海战纪念馆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码头东200米,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影视等综合艺术手段展示甲午海战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  该馆由序厅、北洋水师成军、颐

声明:《甲午海战为国捐躯 马江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管带都有谁》为网友理想三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