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型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7: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微专题56: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5·德阳诊断一】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图l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2015·陕西八校上学期期末联考】2014年7月1日,一名骑行爱好者从北京出发,骑行至新疆吐鲁番,途中发现景观类型有出发时的森林变化为草原,后又变化为戈壁、荒漠。据此完成3~4题。

3.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无规律性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独特性

4.与这种变化相似的是

A.从新加坡到北京的变化    B.从莫斯科到共青城(俄罗斯东部城市)的变化

C.从成都到拉萨的变化      D.从伦敦到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的变化

【2015·福建漳州5月适应考】图6为某山地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甲地所在半球和坡向的推测正确的是

 A.北半球  阴坡      B.南半球  阴坡     C.北半球  阳坡  D.南半球  阳坡

6.造成该山地南北坡雪线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     B.气温     C.植被   D.降水

【2015·吉林长春高三质检二】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完成7~9题。7.图3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8.导致图3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光照    C.热量    D.水分

9.该山脉可能位于

A.亚欧大陆东岸   B.澳大利亚大陆西岸   C.南美洲南部西岸   D.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次诊断】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n/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10~11题。10.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巴西高原

1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B.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D.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2015·浙江宁波质检】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①、②、③、④中,可能出现

A.热带草原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针阔混交林带

13.该山地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是因为

A.北坡降水较少,积雪量少于南坡   B.南坡植被茂密,地面昼夜温差小

C.北坡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度小   D.南坡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2015·江苏扬州上学期期末】转场是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图为“我国某山地转场线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四季牧场。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表示夏季牧场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与山地四季牧场形成关系不密切的因素是

A.山地所处纬度   B.山地相对高度   C.山地岩石类型   D.山地坡向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20分)

(1)判断图中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气候特征。(4分)

(2)判断图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类型,说明其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及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8分)

(3)C地区远离赤道,但和赤道地区的自然带相同,请分析形成原因。(8分)

17.结合下面两图,回答问题。(20分)(1)图甲中的自然带为          ;图乙中山脉东西两侧的自然带分别为      、    ,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出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8分)

 

(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图乙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人下图中。(6分)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3)试分析图甲中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知,该植物地上部分退化而根系发达,说明其生存地理环境水分条件缺乏,其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第2题,当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是该区域更加干旱,该植被为获取水分将会想更深处生长。

3.C  4.D

【解析】

第(3)题,从材料信息可知,骑行爱好者从北京出发到新疆,方向自东向西,植被由森林向戈壁、荒漠过渡,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可知,从伦敦到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的变化与从北京到新疆的变化一致。

5.A   6.D

【解析】第5题,结合图示年均温等值线知,南坡较北坡高,说明该山地位于北半球,甲位于阴坡。第6题,由图示知,南坡雪线位置较北坡低,这是因为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

7.A  8.D  9.C

【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落叶林代表是温带地区,山脉东侧山麓植被是荒漠,对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第8题,山脉西侧是落叶林,东侧是荒漠,体现水分不同。第9题,根据大陆西岸是落叶林确定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确定是南美洲南部西侧。

10.C  11.C

【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热量丰富,n/Lr数值较小,说明其降水丰富,所以①植被带为热带雨林带,而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植被带为热带雨林带,C正确。第11题,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A错;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B错;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n/Lr数值逐渐变大,说明越来越干燥,降水越来越稀少,所以其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规律,C正确;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D错。

高考地理题型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7: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2.D   13.A

【解析】

第12题,该山地山麓地带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自然带以上不会出现热带自然带。我个气候条件下不会发育地中海条件下的常绿硬叶林带。但在亚热带自然带和积雪冰川带可发育针阔叶混交林带。

第13题,山地南坡永久冰雪下限较低时因为其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积雪量大。

 14.C   15.C

【解析】第14题,夏季,山体上部气候温和,草类繁茂,利于放牧。夏季牧场位于图示中的丙处。第15题,影响牧场的主要因素是牧草和地形,所以牧场与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山体高度及坡向有关,而与岩石类型关系不密切。

16.【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2)热带荒漠带    低纬度的大陆西岸,南北狭长延伸,跨纬度广;大气环流、洋流(寒流)、地形(山地)。

(3)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东南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解析】第(1)题,A自然带主要分布在赤道(热带雨林带)以南的巴西高原,受赤

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从图中信息看,B自然带南北长、东西窄,主要分部在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可从地形对自然带分布的阻挡作用、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分析其分布特征。第(3)题,C自然带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属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东部有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17.【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草原)带  从沿海向内陆

(2)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3)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甲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图乙中的山脉为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该地区植被的减少会导致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和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的出现,而A和C中,C又会导致降水较少,蒸发加强。

第(2)题,湖泊面积缩小后,水域面积减少,其景观会发生相应变化,其各种生态功能也会大大降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5451/471414972207.html

更多阅读

2011福建高考语文命题检讨 2011福建高考状元

改 革 与 困 境——福建高考语文命题检讨陆敏(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命题研究中心,厦门361009)  摘要:2004年来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由本省自行命题。七年来,福建省在命题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侧

走进的半命题作文 走进古人的世界高考半命题作文4篇

走进古人的世界高考半命题作文一:走进苏轼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有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成为大宋文化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旷世奇才——苏轼。他的天才,他的灵动,他的超逸,他的多情,他的别致,浑身散发着诗香

忘不了半命题作文 关于忘不了什么的高考半命题作文4篇

关于忘不了什么的高考半命题作文一:忘不了你的善良在我们村里有位老太太,她是位土医生。她很善良,替别人看病从来不收钱,大家都亲切的称她“慈善婆婆”。她的父亲从前是一个开药铺、种草药的,自从她嫁进我们村后,她自己在村里也种起了草

半命题作文的范文 高考半命题作文生活在幸福中范文3篇

高考半命题作文生活在幸福中范文一父母一句句亲切的话语时常在我的耳畔回响。吃饭时,父母总会叫一声:吃饭了,热腾腾的饭菜来啰,出来吃饭喔!考试失败时,父母总会笑着说:没事,下次努力,只要尽了自己的所能就好!睡觉时,父母总会叮嘱一句:把被子

半命题作文的范文 高考半命题作文成长需要鼓励范文4篇

高考半命题作文成长需要鼓励范文一忽而悠扬,似涓涓细流;忽而激昂,似浩浩波涛;忽而静缓,似一泓碧水;忽而急奔,似滔滔江海;忽而轻盈,似叮咚泉水,这悦耳动听的琴声,飘荡在我的课余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近拿到六级证书了。现在偶尔想起

声明:《高考地理题型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57: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为网友萬裏晴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