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头伏的7大传统习俗

【导读】头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头伏的7大传统习俗包括头伏吃饺子、头伏萝卜二伏菜、给牛改善饮食、贴三伏贴、六月六晒伏、入伏吃羊肉、伏日吃面。

小暑后就要入伏,三伏天分为头伏、中伏和末伏,那么头伏的传统习俗,你了解吗?

  一、头伏吃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

  二、头伏萝卜二伏菜

  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

  三、给牛改善饮食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四、贴三伏贴

  头伏第一天,市民排队贴“伏贴”。三伏贴是民间的一种老习俗,据说,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利用这一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但并不是说“伏贴”可以包治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宜贴“伏贴”,阴虚火旺、皮肤病、恶性肿瘤、急性咽喉炎、强过敏体质等患者就不宜采用中药贴敷疗法进行治疗。

  五、六月六晒伏

  “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六、入伏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当地人认为此法能“以热治热、发汗排毒”。

  七、伏日吃面

盘点头伏的7大传统习俗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以上就是盘点头伏的7大传统习俗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5451/706803533305.html

更多阅读

盘点全球圣诞九大奇葩习俗

  No.1.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圣诞木头人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圣诞木头人   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每年12月8日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圣诞小木头人,戴着小红帽。每家主人在用餐时都会给小木头人留下点吃的,还要给木头人裹上毯子,不让他挨

头伏饺子二伏面 头伏饺子二伏面怎么吃

说起三伏,人们首先想起的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样的俗语。其实,读懂此类民俗中的健康密码,对人们来说十分重要。头伏的饺子怎么吃?菠菜虾仁馅挺适合从“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样的俗语中可以看出,人们历

清明节的那些传统习俗

简介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 清明节扫墓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 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

头伏吃什么 头伏养生吃什么好

   头伏吃什么?夏至过后,三伏天就要来了,为了平安度夏,三伏天有很多饮食习俗,就拿头伏来说,它有相应的食物。那么头伏吃什么呢?小编推荐头伏的6种饮食习俗。爱华食疗养生配图  1、饺子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

2014年头伏是哪天 小暑是不是头伏

   小暑是不是头伏  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slightheat)。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说起头伏可能很多的朋友就不是很清楚了,甚至分不清小暑是不是头

声明:《盘点头伏的7大传统习俗》为网友提刂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